田丰听了轻轻点头,低声道:“若是那时出兵,夺取济南易如反掌。只不过......那时候张合将军或许已经来了文安,恐怕......平原那边……反正平原,必须要一个如张合将军般的大将在,才可夺取济南。”
“嗯!”韩明眉头微皱,心中沉思。
自己麾下可独当一面的良将,眼下恐怕就张合、高览、黄忠三人,连自己从兄韩轼都不行。
事实上迎战公孙瓒,这种良将一两个绝对够了,但冀州一统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让三人都来,才是最稳妥的。
关键是高览黄忠在练雁形阵。
排兵布阵迎战公孙瓒要他们两人出马。
而张合麾下大戟士如今更是精锐。
是军中挑选的高大威猛之人,然后穿上战甲,手持大盾。
对付公孙瓒绝对有奇效。
“主公,依属下看来……夺济南不难,但守平原为重。只要有一稳重将领守住平原,届时袁绍与青州黄巾交战时,我军只需一军司马,即可夺取济南。”
沮授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沉吟道。
“嗯!只不过,这平原守将?”韩明有些纠结。
“主公,属下荐一人,若此人在平原,平原稳如泰山。”黄忠忽然拱手大声道。
“哦?是谁?汉升快说!”
韩明有些诧异地看向黄忠。
黄忠推荐的人,应该是没问题的。
“韩轼韩子瞻!”黄忠一脸坚定的看着韩明,开口道。
“子瞻?”
韩明微微一怔,好奇道:“子瞻?”
黄忠点点头,正色道:
“没错!主公,子瞻比起以前,稳重很多。且他是主公从兄,有主公的关系,有他坐镇平原,平原各地不会乱,且别人也不敢随意动平原。”
“主公!属下以为汉升说的对。”
郭嘉微微一笑,继续道:“且此时各路诸侯争夺地盘,也不敢招惹我冀州。就算招惹,平原有黄河天险,敌人也不容易夺取我平原。”
“嗯~”
“如此,便让子瞻守平原吧!子渊!”韩明点了点头,看向杨回。
“主公,我......”杨回满脸难受。
他想上战场立功啊!
但子瞻去了平原,则诚又叫自己,肯定是要自己代替子瞻守文安了。
他心里苦啊!
但又不敢违令。
“你去守文安!”韩明沉声道。
“诺!”杨回抱拳应道。
“若文安有所损失,提头来见。”韩明声音有些冷。
这个表兄,态度有些不端正啊!
该警示还是要警示的。
毕竟打算培养,若是不好好警示,出事就麻烦了。
“诺!”杨回心中一惊,忙大声应道。
他看得出来,主公有些生气了,心中升起一股警惕。
看来要多多派人在城墙上查探。
“嗯!”韩明见杨回态度端正,也是轻轻点头。
虽然说有数万大军迎战公孙瓒,文安没什么担忧的。
但公孙瓒骑兵来去如风,万一公孙瓒突袭城池呢?总归要小心谨慎。
“曹操呢?”韩明好奇地看了看荀攸和郭嘉。
曹操的动态还是要时常关注的。
如今情报交给两人掌管。
郭嘉更是把大大小小的事情交给了荀攸,只是瘦猴还是会把探得的情报给郭嘉一份。
毕竟郭嘉对他来说,算是知遇之恩。
可以说是再生父母般的恩情。
郭嘉开口道:“曹操很低调,就在濮阳厉兵秣马。似乎在等什么良机。”
“他想必是在等刘岱出事吧!”韩明了然于胸。
曹操的故事就明显了,先得濮阳,然后刘岱被黄巾贼杀死,然后曹操被请为兖州牧。
开始夺豫州,夺徐州。
“不过,曹操好像得一大才,叫满宠。”郭嘉继续说道。
“满宠!”韩明眼睛微微睁大些。
满宠可是个有名的酷吏啊!
“袁术呢?”韩明继续问道。
荀攸沉声道:“袁术在孙坚身亡后,见谋夺荆州不成,已经带兵前往扬州了。”
“以属下看来,袁术必是谋夺扬州。”
“毕竟淮南富饶,而其四世三公,又得汝南老家的大部分财富与人脉资源。”
“如此,其极有可能短时间内拥兵一二十万。”
“届时,或刘表都不敢挡其锋芒。”
“我冀州远交近攻,今已交好袁术,袁术起势于我冀州而言倒是没有坏处。”
沮授闻言面色一动,看向韩明,缓缓说道:
“公达言之有理,主公,袁术如今这情况,谋淮南是最正确的做法。袁家门生故吏太多,扬州更是有很多袁家的门生故吏,他们必会投靠袁术。而扬州刺史陈温,其为人虽有才,但名声比之袁术,差得远矣!以属下观之!扬州,必为袁术所得。”
郭嘉听了嘴角微微上扬,不动声色的笑道:“主公,据说袁术刚刚将那个‘豫州刺史’周昕给打跑了呢!”
“这上一个所谓的豫州孙刺史刚刚身亡,这周昕便成为了新的豫州刺史,哈哈哈,这不是打袁术的脸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