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女孩听到奶奶的讲述,脑海中的画面突然变得清晰起来。那个一直让她恐惧的红衣女人的形象,此刻与记忆中的母亲重合。原来,那所谓的红衣女人,就是被鲜血染红裙子的妈妈。
自从女孩知道了脑海中红衣女人的真实身份以及红衣的由来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曾经困扰她的半夜起床洗衣服的怪异行为再也没有出现过。
究其原因,是当时年仅一岁的女孩,在目睹父母激烈冲突和母亲受伤流血的场景后,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她的大脑出于自我保护机制,选择将这段痛苦的记忆封存起来。所以在未经奶奶说起之前,她无论如何也想不起这件事。然而,女孩的灵却在那一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 “痕迹”。
或许是在女孩大学的某一天,突然经历了一件与血有关的小事,不经意间刺激到了灵,在灵的表层泛起了细微的波动。于是,灵便不断将红色的信号传递给大脑,可大脑却因为封存了那段记忆,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两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而导致了女孩的不正常行为。
而当奶奶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全盘托出时,女孩的记忆瞬间解封,灵的红色痕迹与记忆完美重合,矛盾随之消失,女孩也终于恢复了正常。
整个事件,补充了三界论的另外一点:在这个神秘而宏大的世界设定中,三界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远超常人的想象。长久以来,人们只知晓灵能将看到的生灵界影像传递给人,却忽略了一个更为关键的事实:人自身强烈的情感波动同样能够对灵产生影响。
在这个世界中,灵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存在,它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却又与每个人紧密相连。当人陷入极度的喜悦、悲伤、愤怒或是爱意之中时,那汹涌澎湃的情感力量便会如同无形的涟漪,向外界扩散。
而灵,就像是情感的敏锐捕捉者,能够感知到这些波动。然而,由于世界规则的独特性,这种影响只能在灵的浅层留下极为细微的痕迹。就好比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小小的石子,只会泛起几圈若有若无的涟漪。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波动,实则意义重大。存在于人大脑之中的记忆,会随着人的死亡,以及海马体的衰败而彻底消失。记忆中的欢声笑语、痛苦悲伤,都将随着生命的消逝而烟消云散。
但灵却截然不同,至少就目前陈十一的研究发现,除了深渊那无尽的混乱能将灵消亡之外,仿佛再没有什么能够真正消灭灵。灵就如同飘荡在世间的特殊存在,它与人之间,仿佛系着一根无形的 “绳子”。这根 “绳子”,或许是情感的羁绊,或许是生命的契约。当人离世,这根 “绳子” 逐渐消失,灵便会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渐渐浮向灵界。
这一现象,从侧面为一个古老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 佛家的轮回之说。
按照这种说法,人的诞生离不开灵的参与,所以每一个婴儿的出生,必然伴随着一个灵从灵界被牵引下来。这不禁让人思考,若是这个被牵引的灵,恰好就是上一个死去之人上浮的灵呢?如此一来,问题便接踵而至,人那强烈的感情究竟能在灵上留存多久?倘若留存的时间足够长,那么诞生的婴儿会不会留有上次这个灵所留下的执念?
以陈十一为例,他曾经深深爱着李瑶。在他们在一起的那几年时光里,陈十一满心欢喜地规划好了自己的一辈子,未来的蓝图里满满都是李瑶的身影。
清晨,他会想着与李瑶一起迎接第一缕阳光;夜晚,他会期待与李瑶相拥而眠。每一个瞬间,每一份爱意,都如同细密的针脚,织进了他的灵魂深处。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爱意太过深沉浓烈,以至于在他的灵浅层留下了那微不足道却又意义非凡的波动。
这个波动就如同烙印一般,使得陈十一的灵记住了李瑶。此后,每当他面对李瑶的灵时,内心深处便会自发地涌起一种亲切感,仿佛他们已经相识了无数个轮回。
与此同时,陈十一与陈娇相处多年,也在日积月累中对她产生了无法割舍的感情。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些平凡日子,一起经历的喜怒哀乐,都在陈十一的心中种下了深深的眷恋。这份感情或许同样在他的灵上留下了波动。如此一来,在陈十一的灵上,就形成了一道细微却又实实在在的矛盾。
这道矛盾如同隐藏在暗处的荆棘,时不时地刺痛他。当他面对李瑶时,心中的那份亲切感油然而生;可当他面对陈娇时,那无法割舍的感情又让他难以抉择。这种难以言喻的不舒服感觉,让他在面对不同情感时,内心时常陷入一种莫名的纠结与挣扎,置身于情感的十字路口,不知该何去何从。
再者说,倘若陈十一离世后,他的灵缓缓上升至灵界,而那份因对李瑶深沉爱意所留下的印记,如同镌刻在古老石碑上的铭文,无论岁月如何流转、灵界的迷雾怎样翻涌,都始终不会被磨灭。那么,当命运的丝线牵引,下一个婴儿将陈十一的灵从灵界拽入人间时,即便这个婴儿的脑海中没有丝毫陈十一的记忆,他不再是曾经那个规划着未来、满心爱意的陈十一,可命运的齿轮或许早已悄然转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