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的梅塞施密特战斗机,对上嘤国人的喷火式战斗机。
双方在空中绞杀缠斗。
飞行员都很勇敢,几乎是在1:1的比例互相损失着。
就是一场空中绞杀战,双方都没有特殊的优势。
而地面的战斗也开始了。
一时间炮火连天。
汉斯人很快占据了上风。
他们的士兵更加训练有素,更有经验。
炮火打得也更加精准,士兵穿插到位。
战场的优势,就是从一个个细节上累计起来,最后改变整个战役进程。
嘤国人的第一处防御节点被突破。
他们尽管建立了壕沟工事,但时间太短了,还形成不了坚固的坑道工事。
汉斯人使用装甲兵突击,迅速切入了他们的阵线。
这一切入,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
首先是一支处于第二纵深防线的阿三皲队,遭遇了汉斯人。
汉斯人坦克在飞机配合下,迅速攻破了阿三的阵地。
而阿三们也不负众望,立刻逃跑。
他们的逃跑,直接暴露了其他防线的侧翼。
本来他们的任务是上前堵住缺口的。
但这一跑,就等于放任汉斯人切断其他人的后勤补给。
多亏嘤国指挥官提前考虑到这一点,因此防线紧紧靠着海岸线。
他们立刻呼叫航母舰载机,还有舰炮,对深入阵地的汉斯装甲兵进行打击。
这才勉强维持住了后勤线。
他们赶紧派出预备队封堵汉斯人的进攻。
而汉斯人的目的就是要将嘤国人给打下海。
打掉嘤国的进攻,他们才能继续进攻猫熊的南部。
进而抢到石油产地。
那可是宝贵的石油。
石油这玩意消耗量太大了,尤其是飞机、坦克、潜艇、乃至后勤工厂都需要石油。
鬼子还是靠着龙汉铁路走私才勉强解决了一部分。
至少能够维持与麦国人的均势。
而大量石油靠潜艇远程运输,简直是不可能的。
因为消耗掉的油料,比起它运输的吨位,是相差不多的。
运输油料,必须依靠水面油轮。
而汉斯人没有海上优势,是不可能远程运油的。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汉斯的战略目标就不够清晰。
他们一开始就该将目标集中在猫熊南部油田上。
只不过他们是想着靠着自己的储备,煤炭炼油,加上盟友油田,能够维持到击败猫熊的地步。
结果却被猫熊拖入了僵持,导致石油消耗迅速增加,进而严重不足。 ……、
此时此刻。
大面的海滩工事前。
嘤国人与汉斯人彼此开火。
一方用装甲穿插,一方用壕沟和工事阻拦,再加上舰炮拦截。
汉斯人又用轻步兵突击,又被嘤国人拦截下来。
这一次,嘤国指挥官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背靠大海,方便后勤补给,也方便运输援兵。
更加方便监督崩溃的逃兵们。
背后就是大海,无处可逃。
而且逃过来,直接就面对巡逻快艇的督战队。
这就迫使殖民军不得不勇敢一点,与汉斯人作战。
毕竟逃无可逃。
而麦国人此时看到嘤国人还是能打的,比较欣慰,于是也派来不少的援助物资。
都是不用花钱的那种。
这个时候,汉斯人一时间进攻不动了。
打有后勤,有补充,还有海上支援,有工事的阵地,就是艰难。
他们也选择后退,避开嘤国人的海上炮火。
他们留下五个师,监视住嘤国人。
其他皲队则是撤退,继续去攻击猫熊人。
而嘤国人也没有继续进攻。
双方又上演了一场壕沟对峙战。
这种对峙战,会持续很久。
互相突破不了防线,就会出现这种情形。
哪一方都没有绝对优势,难以攻破对方防线,占据优势。
就只能死拼下去,就看谁熬不过。
说到底,还是嘤国人殖民军实力不够,一旦深入内陆,远离军舰掩护,以步兵炮火密度和空军支援,也不够突破汉斯人的工事。
他们难以碾压汉斯人的防线。
汉斯人也推不动他们。
毕竟嘤国人的海军还是强的。
随即,汉斯人又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将两个集团军群合并成一个。
他们选择了北守南攻的战术。
集中优势兵力,一路横冲直撞,以装甲兵,空军为引导,向着猫熊南方油田攻击而去。
另外一个时空中,他们只差30公里。
而这一次,他们终于成功了。
他们赶在猫熊的支援到来之前,就占据了油田。
不过,猫熊也不是傻子。
他们防守不住,但是破坏的勇气和组织力还是有的。
他们同样在汉斯人占领之前,就破坏了几乎所有的油田设备,还点燃起了大火。
这导致汉斯的皲队难以追击,只能先去救火救设备。
毕竟打败猫熊已经不是目的了。
……
而猫熊也迅速集结兵力,发起反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