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 第130章 百草堂之仙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相视而笑,百草堂内充满了温馨的氛围。而这小小的仙茅,也将在王宁等人的精心炮制和配伍下,发挥它神奇的药效,为老者驱散病痛的阴霾。

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百草堂的药柜上,反射出淡淡的金色光芒。在众人的忙碌中,老者的药方已经开好,王宁亲自将炮制仙茅的工作提上日程,准备大展身手。

“王雪,帮我把米泔水和黄酒拿过来。”王宁一边说着,一边挽起衣袖,露出结实的小臂,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自信,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好嘞,哥!”王雪欢快地回应,像只敏捷的小松鼠,迅速从储物间搬来米泔水和黄酒,放在操作台上。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王宁,满是好奇与期待:“哥,我还是第一次见你炮制仙茅呢,快教教我呗。”

王宁微笑着点头,拿起一小捆仙茅,展示给王雪:“你看,这仙茅的根茎粗壮,表面有许多横纹,颜色棕褐色,这就是品质优良的仙茅。”他的手指轻轻抚摸着仙茅,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在与一位老友对话。

说着,王宁将仙茅放入米泔水中,仙茅瞬间被米白色的液体淹没。“这米泔水浸泡是关键的第一步,能去除仙茅的燥热之性。”他一边搅拌,一边耐心地讲解,“一般要浸泡两三天,期间还要多次换水,保证米泔水的洁净,这样才能充分中和仙茅的热性。”

王雪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着,时不时提出问题:“哥,为什么要用米泔水啊?其他的水不行吗?”

王宁耐心解释道:“米泔水是淘米水沉淀后的上层清液,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性凉,能很好地中和仙茅的热性,让仙茅的药性变得温和,更适合人体吸收 ,其他水可没有这样的效果。”

此时,张阳药师也走了过来,他双手背在身后,微微颔首:“堂主说得对,这仙茅的炮制讲究颇多,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就拿浸泡时间来说,短了去毒不彻底,长了又会损耗药效。”

王宁表示赞同,接着说:“是啊,炮制药材就像雕琢一件艺术品,容不得半点差错。”说话间,他将浸泡好的仙茅捞出,沥干水分,放在案板上。仙茅的颜色在米泔水的浸泡下,变得略微暗沉,散发着一种特殊的气味。

“接下来,就是用黄酒拌匀了。”王宁拿起黄酒,缓缓倒入盛有仙茅的容器中,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搅拌,让每一根仙茅都均匀地沾上黄酒。“黄酒通血脉、行药势,能引导仙茅的药力更好地发挥作用,还能进一步降低毒性。”

王雪深吸一口气,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药香和酒香混合的味道:“哥,这味道好奇特,感觉仙茅一下子变得更神秘了。”

王宁笑着说:“这还只是开始,更关键的是后面的隔水蒸制。”他将拌匀黄酒的仙茅放入一个特制的蒸笼中,然后把蒸笼放在大锅里,锅中添满水。“这隔水蒸制,要用小火慢蒸,时间大概在三到四个时辰,期间要时刻注意火候和蒸汽的情况。”

张阳药师在一旁补充道:“没错,火候太大会把仙茅蒸焦,影响药效;火候太小又蒸不透,毒性能否去除就无法保证。”

王宁点了点头,眼神紧紧盯着炉灶,手中的扇子轻轻扇动,控制着火候。炉火熊熊燃烧,蒸汽从蒸笼的缝隙中袅袅升腾,整个操作间弥漫着浓郁的药香和酒香。

在等待仙茅蒸制的过程中,王宁和王雪、张阳药师聊起了仙茅的生长环境。“仙茅喜欢温暖、阴凉的气候,一般生长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树林、草地或荒坡上。”王宁说道,“那里阳光柔和,湿度适宜,非常适合仙茅生长。”

王雪好奇地问:“哥,那仙茅是怎么繁殖的呀?”

“仙茅可以通过种子和根茎繁殖。”王宁耐心解答,“不过种子繁殖发芽率低,生长周期长,所以大多采用根茎繁殖。选取健壮的根茎,切成小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栽种,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成活率比较高。”

张阳药师也回忆起自己早年寻找仙茅的经历:“我年轻的时候,为了寻找品质上乘的仙茅,翻山越岭,去过不少地方。在那深山老林里,仙茅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藏在茂密的草丛中,得仔细找才能发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王宁感慨道:“是啊,每一味药材都来之不易,我们医者更要珍惜,合理运用它们,为病人解除病痛。”

就在这时,王宁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焦味,他脸色一变,急忙查看蒸笼。原来是火势稍大,他赶紧调整火候,松了一口气:“还好发现得及时,差点就功亏一篑了。”

经过漫长的等待,仙茅终于蒸制完成。王宁打开蒸笼,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仙茅的颜色变得乌黑发亮,质地也更加柔软。“这就是炮制好的仙茅,毒性已经大大降低,可以入药了。”王宁满意地说。

王雪看着炮制好的仙茅,眼中满是敬佩:“哥,你太厉害了,原来炮制仙茅这么复杂,以后我可得好好跟你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