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 第182章 百草堂之走马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音未落,山道上突然传来马蹄声。钱多多的旧部牵着辆装满陶罐的马车驶来,领头的汉子将缰绳往地上一扔:"我们老大说了,这些西域运来的瓷罐透气防潮,就当赔罪!"不等王宁回应,马车已扬尘而去。

林婉儿倚在门框上轻笑,指尖转着新换的软剑:"这钱多多在牢里倒学乖了。"她忽然压低声音,"不过我打听到,郑钦文虽丢了官职,却带着几个神秘人往山北去了。"

王宁的手顿了顿,将父亲的手扎塞进袖中。那半阙未写完的线索,始终像根刺扎在他心里。但此刻他望着堂内忙碌的众人,还是将思绪压下:"先顾眼下。张阳,你带着大家去种药苗,记得在四周撒上雄黄。"

深秋的山风掠过药田,王雪蹲在新栽的走马胎旁,突然指着叶片惊叫:"哥!叶子上有黑斑!"王宁凑近查看,眉头紧锁——这是土壤碱性过重的征兆。张阳捧着《本草考异》翻找,急得额角冒汗:"古籍里只说喜阴湿,没提过土质......"

暮色降临时,百草堂亮起盏盏灯笼。王宁盯着火塘里跳动的火苗,突然想起父亲手记里的一句话:"水养其形,土固其魂。"他猛地起身,抓起灯笼冲向药田。月光下,山涧的溪水蜿蜒流淌,在腐殖土旁积成小小的水洼。

"我明白了!"他舀起一瓢溪水,看着底部沉淀的泥沙,"走马胎长在山涧,那里的泥土常年被溪水冲刷,自带酸性!"

众人连夜开工,从山涧运来泥沙混合腐殖土。林婉儿仗着轻功,在峭壁间采摘野生蕨类铺在苗床。当第一缕晨光照亮药田时,原本蔫头耷脑的走马胎幼苗,竟在湿润的新土中重新舒展叶片。

消息传开那日,百草堂挤满了人。孙玉国的侄子抱着陶罐挤进人群,瓮中装着祖传的育苗秘方:"我叔糊涂,但这方子是真的......"王宁接过陶罐,瞥见年轻人袖口的补丁——回春堂倒了,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明日来百草堂帮忙吧。"王宁拍了拍他肩膀,"药材晾晒需要人手。"年轻人愣住,眼眶突然泛红。

冬雪初降时,药田里的走马胎已长出新茎。王宁带着众人在田边立起石碑,上面刻着:"草木有灵,盗采者殃"。寒风卷起雪粒,远处传来阵阵铜铃声,是背着药箱的游医循着新制的路标前来讨教。

某个深夜,林婉儿突然撞开房门,玄色劲装染着血迹:"山北发现郑钦文的踪迹,他们在挖......"话未说完,王雪举着油灯冲进来,脸色惨白:"药田!有人在烧苗!"

众人赶到时,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十几个蒙面人正在泼洒桐油,为首者的靴底闪着熟悉的兽齿铁环——是郑钦文!王宁抄起锄头扑上去,却被对方甩出的铁链缠住脚踝。千钧一发之际,李三带着村民举着火把赶来,猎枪的轰鸣惊散了夜枭。

"跑!"郑钦文挥剑斩断藤蔓,带着手下逃入密林。王宁望着焦黑的药田,膝盖重重跪在冻土上。突然,他摸到泥土下异样的凸起——有人趁着混乱,埋下了半截刻着虎头纹的竹筒。

竹筒内的羊皮卷展开时,月光正好照亮上面的朱砂字迹。王宁的手剧烈颤抖,林婉儿凑过来,倒抽一口冷气:"这是......青岚山地形图!"图上某处,用朱砂画着重叠的马蹄印,旁边写着父亲的字迹:"胎王所在,血祭方开"。

消息传开那日,青岚山沸腾了。孙玉国旧部送来测绘工具,钱多多的眼线传来郑钦文的动向,就连邻县的药商也派人送来保温毡布。王宁站在药田中央,望着众人忙碌的身影,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真正的药材,要长在人心上。"

春回大地时,新的走马胎在焦土上破土而出。王宁带着张阳、林婉儿循着地图深入山涧,在一处终年迷雾笼罩的断崖下,发现了传说中的走马胎王。碗口粗的根茎盘根错节,叶片上凝结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原来不是血祭......"王宁轻抚着苍老的根茎,终于读懂父亲的遗言。所谓"血祭",指的是采药人要用性命守护这片药田。他解下腰间的酒囊,将父亲最爱的女儿红洒在土中:"爹,您看,青岚山的药,还是姓'百'。"

消息传遍方圆百里那日,百草堂门前的石阶上,摆满了百姓自发送来的贺礼。有刚摘的山莓,有新酿的米酒,还有孩童用野花编成的花环。王宁站在匾额下,看着堂内来来往往的身影,突然觉得十年前那个雨夜的寒意,终于被人间烟火彻底驱散。

山风掠过药田,走马胎的叶片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新的故事。而青岚山下,"百草济世"的传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