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州之所以能成为关中最大,也最重要的一个州,跟它所在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此地共有九县一府,全都处于平原地区,境内还有三条河流经过,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关中最为精华的所在。
最令郭绍满意的是,拥州城是被那些世族骑丁骗开的城门,几乎没经过多么激烈的抵抗,保存得相当完好。
尤其是郭绍进城后,立刻约束部众,发布安民告示, 城内很快恢复了往日秩序。
除了府衙内换了一批人外,其他的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改变。
有钱的照样有钱,贫困者依旧贫困,连晚上去西城的勾栏里寻欢作乐的,都还是同一批人。
但郭绍已经满足了。
他现在想要的,只是一个稳定的拥州城,哪怕城内还保留着不少隐患。
尤其是如何处置拥州那些以牛家为首的大小世族,更是让郭绍感觉到非常头痛。
杀了吧,人家是见机不妙直接选择投降的,直接杀了郭绍担心会寒了人心。
不杀吧,这些人把持拥州城内各项产业,看似毫无实权,实则枝繁叶茂,根深蒂固,形同一方诸侯,连大罗朝廷都不敢轻易得罪。
“没想到,攻破城池太过迅速,也会有这么多的麻烦!”郭绍坐在拥州府衙大堂上,苦笑着摇头道。
他心里明白,现在的唐山军,跟当初在襄汉地区的时候不一样了。
当初因为没想在那里长留,所以郭绍对治政并不怎么上心,大多时候都是直接抛到一边,完全不管不顾。
即便后来组建了内政司,其目的也仅仅是为了给大军筹集钱粮而已。
所谓的治政安民,对那时的郭绍来说,完全就是走个形式,他完全交给了内政司那几个人,自己却极少过问。
可现在不同了,唐山军要以关中为根基,逐步向外界扩展。
如果不能有效的治政安民,将来以什么来养更多的军队,又依靠什么,才能让这里的百姓,毫无保留地支持自己呢?
看来,要尽快壮大内政司的力量,不然就算占据了更大的地盘,也难以为唐山军提供充足的养料!
目前自己只占领了两座府城,连他们下辖的各个县城都还没有控制。
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太过大动干戈,先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慢慢消化掉来得实在。
至于以后会怎样,等自己在这里的地位彻底稳固下来再说!
计议已定,郭绍招呼自己新任的亲兵营统领。
“冯效忠!”
冯效忠就站在大堂门外,听到郭绍的声音,急忙快步走进堂内。
“将军有何吩咐?”
“你亲自去一趟蓝州城,将袁先生与梁知府请来,就说我有事要与他们商量。”
“啊?这……”
郭绍见他为难,眉头不自觉皱起,严肃问道:“怎么了?你有什么疑问吗?”
冯效忠心头一跳,赶紧解释道:“没有没有!只是张统领不在,我再走了,将军身边怎么办?”
郭绍恍然,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道:“你看我,把这事给忘了。
这样,你先去一趟赵信那里,把铁牛叫回来。听说他这次在前军表现不错,就先回来给你做个副手吧!”
冯效忠一想到韩铁牛那副憨厚样,心里就想笑。
当初就是他把韩铁牛挖过来的,此时见郭绍要把他调过来给自己当副手,完全没有任何意见,反而还乐见其成。
冯效忠带人离去后,郭绍百无聊赖地在大堂内踱步。
现在拥州城内大局已定,是时候该考虑一下如何解决商州问题了。
让这么一个巨大的钉子钉在商山道上,唐山军所有的后勤与内政部门,全都被堵在那里,始终不是个办法。
现在的蓝州和拥州,几乎完全处于极端的军管状态,一时半会儿还没事,但若是时间长了,绝对是要出问题的。
而且,自己之前招揽的那些“智囊”不在身边,郭绍始终感觉有些势单力孤,遇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别扭得很!
郭绍不知道,就在他惦记商州的时候,商州城外也有人正在惦记他。
从唐山军主力悄悄离开商州城,至今已经十日有余。
作为临时被郭绍委派的后军总管,薛仪这几日每天都是心烦意乱的。
郭绍走的时候,给他留了万余战兵,再加上那些滥竽充数的民夫,他完全不担心被困在商州城内的侯贡,会出其不意地开城突袭自己。
可他担心的是,郭绍究竟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攻破蓝州城?
如果不能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要知道,唐山军主力这次绕道北上蓝州,可是只带了十日左右的干粮,一旦拖延日久,大军得不到补充,定然会出大事情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作用,薛仪这两天近乎夜不能寐,每天都顶着一双熊猫眼,跑到城外的最高处,眺望山道上有没有人回来。
其他人劝他不要那么心急,他表面上虽然点头答应,可第二天却依然故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