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思远,颂国胜东郡上月镇树荫村人士,6岁入学,九岁时在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当朝太子的老师,因此幸运的跟随其进京学习,并在15岁时中状元,被当朝蓉兰公主看中,次年成为驸马,因着本朝驸马可以入朝的特赦,他得以入朝为官,多年后扶持太子登基,因此获得了极大的财富与地位,与蓉兰公主幸福一生。
此为一世。
但与苏思远同村一户高姓人家的小儿子高见在落水被救起之后,性情大变,原本顽劣不堪,在落水之后开始发奋读书,并且先苏思远一步救下了太子的老师,在此之后人生平步青云,复刻了原本属于苏思远的人生。
此为第二世。】
而如今,七鄞所处的时间点,便是第二世。
【主人,那个高见是个什么情况啊?】司炎盘踞在七鄞的手腕之上,有些不解的问道。
“那自然是因为...他是重生之人了。”七鄞抬手摩挲着下巴,思索着说道。
【重生?那他就是比别人多了一世的记忆了?那岂不是扰乱了这方世界的秩序?】司炎板着红黑的小龙脸说道。
“没错,所以我们此行的目的便是清除掉这个扰乱秩序的存在。”七鄞淡淡的回应道,并抬手挠了挠司炎的小下巴。
【那我们直接用法术给他咔嚓了不就好了?】司炎懵懂的问道。
“当然不行了,随意抹杀他人性命会背上因果的,我们只能利用世界原本秩序来除掉他。”
-
苏思远虽然年幼,但是头脑却是很聪明,私底下向七鄞请教了之前落下的课程之后,没过几天便赶上了进度,学习状态比班里几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学生还要好。
“时夫子,‘爱育黎首,臣伏戎羌’这句话我没有搞懂,您能给我讲解一下吗?”讲堂之上,苏思远按照七鄞教导的方式举起了右手,对着前面的七鄞出声问道。
七鄞看着那双澄澈且亮晶晶的眼睛,心里有些触动,于是缓缓开口道,“前半句‘爱育黎首’中,‘爱育’即爱护养育,‘黎首’指的是黎民百姓。整句意思是君主应当爱护和养育天下的百姓。强调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而下半句‘臣伏戎羌’中,‘臣伏’意为使……臣服,‘戎羌’是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这句话是说要让四方的少数民族都臣服于朝廷。反映了古代中原王朝希望通过德化或武力等手段,使周边少数民族归顺,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展现了一种大一统的政治理想。
这两句话整体表达了君主既要关爱百姓,又要使四方少数民族臣服,从而实现天下太平、国家安定的治理理念。”
“哇,原来是这样啊,时夫子您懂得真多。”苏思远颇为崇拜的对着七鄞说道,看向七鄞的眼神里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这眼神令七鄞怔愣了一瞬,随后面上带了些许温润的笑容,颇为赞许的说道,“思远学习的态度挺好的,大家有不懂的地方就可以提出来,我来给大家解答出来。”
底下几个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了良久。
“没关系,大家慢慢来。”七鄞说道,“那思远弄清楚了,我们就继续往下学习,好吧?”
“那...那为什么君主要爱护自己的百姓呢?”角落里,一个身形有些瘦弱的学生突然颤巍巍举起了手,小声问道。
“嗯?”七鄞有些诧异的看向那位问出问题的同学,随后笑了笑,“卢小飞同学问出的问题非常好,既然你问到了,那我就跟大家讲一讲,为什么君主要爱护自己的百姓。”
七鄞抬脚走到了讲堂的中间位置,徐徐开口道,“君主爱护自己的百姓,自是有很多原因的,那么我就给大家说说,到底是为什么。首先,君主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基础,爱护百姓以此来获取支持与忠诚,并且避免产生民变。
百姓是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君主爱护百姓,百姓就会对君主心怀感激与忠诚,愿意支持君主的统治为国家提供劳动力、兵源等,使得政权得以稳固。如果百姓的生活困苦,得不到庇护,就会产生民愤,甚至爆发农民起义等反抗活动,直接威胁君主的统治地位。
其次便是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君主爱护百姓,以此促进生产,增加财政收入。百姓得到君主的爱护就会安心从事农业、手工业等生产活动,国家经济才能繁荣。同时君主采取的爱护百姓的政策会提高百姓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和物资供应。百姓生活富足、生产发展,国家的税收才有保障,君主才有足够的财力用于国家建设、军事防御等。”
“嗷~~原来是这样啊......”卢小飞脸上带了豁然开朗的神色,他有些腼腆的笑了笑,“多谢时夫子解惑。”
“好,好一个君主爱护百姓,保证了经济发展。”一道爽朗的笑声突然从讲堂外传来,令一众学生面带疑惑看向窗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