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蛰龙已惊眠 > 第40章 苏思远(4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思索着应对之策。

就在这时,“回父皇,儿臣有对策。”冷牧鸣在皇帝的话音刚刚落下后,便立刻从大臣们的队列中站了出来。他的脸上洋溢着势在必得的笑容,仿佛已经胜券在握。那自信的模样,仿佛南方水患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小事。

“哦?说来听听。”皇帝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冷牧鸣的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儿臣以为,救治水灾可以开仓放粮,救助百姓。”二皇子冷牧鸣昂首挺胸,声音洪亮地说道,脸上的自信更甚。他觉得自己提出的这个办法简直是天衣无缝,既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又能彰显皇家的仁慈。

然而,皇帝听了他的话后,却是一阵无语。

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提高了音量说道:“朕不知道开仓放粮吗?这不过是最基本的应急之策,治标不治本!南方水患如此严重,若只是单纯地开仓放粮,能解决长久的问题吗?”

皇帝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冷牧鸣听了,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尴尬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略显尴尬的气氛中,“父皇,儿臣有个计划。”冷牧黎突然出声道。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步伐坚定,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说。”皇帝抬手捏了捏眉心,连日来为南方水患之事操劳,让他感到有些疲惫。但他还是打起精神,认真地听着冷牧黎要说的话。

“有人跟儿臣说救治水灾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掏钱让百姓来修葺水利工程设施,给他们工钱,好过直接给他们发粮发钱。”冷牧黎不紧不慢地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脑海中构思着详细的计划。

“如此一来,百姓有了收入,能够解决自身的生计问题,同时还能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修缮好水利设施,便能更好地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水灾,从根本上解决南方水患的问题。而且,让百姓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也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冷牧黎越说越有信心,他相信自己提出的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哦?有人跟你说的吗?那他是谁?”皇帝原本正端坐在龙椅之上,微微眯着双眼,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听闻此言,瞬间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紧紧地盯着下方回话的冷牧黎。

“是国学讲堂,苏思远,也就是父皇您的外孙。”冷牧黎不紧不慢,脸上淡笑着说道,神情淡定自若,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他双手微微摊开,语气平和而沉稳。

“是他?”皇帝原本靠在龙椅上的身体猛地坐直,眼睛瞬间瞪大,满是惊讶之色,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他的手不自觉地在龙椅的扶手上用力抓了一下,似乎想以此来确认自己听到的是不是真的。

“什么?居然是他?”一位大臣率先反应过来,瞪圆了双眼,嘴巴张得老大,手中的笏板都差点掉落在地。他满脸的不可思议,声音因为震惊而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他才多大啊?怎么就说出这样的救灾策略?”另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连连摇头,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写满了质疑。他的胡须随着话语的节奏微微颤动,眼神中满是疑惑。

“......”

一时间,朝堂之上炸开了锅,一众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大臣紧皱眉头,小声地和旁边的人讨论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有的大臣则满脸兴奋,不停地搓着手,似乎已经看到了救灾的希望;还有的大臣则一脸沉思,摸着下巴,似乎在思考着苏思远提出的救灾策略的可行性。

“好好好,不愧是皇室血脉,不愧是朕的外孙!”皇帝听着大臣们的议论,先是微微点头,随后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他的笑声爽朗而豪迈,回荡在整个朝堂之上。

只见他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龙椅前大步地来回走动,脸上满是自豪之色。“既然如此,那朕到时候去叫他过来商议一番,定下救灾方案好了。”皇帝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挥了挥手,仿佛已经看到了灾区百姓在有效救灾方案下重获生机的景象。

“父皇英明。”

-

在那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御书房内,苏思远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衫,气质儒雅,正与高高在上的皇帝就救灾方案进行着深入且细致的探讨。

书案上,摊开着各地灾情的详细奏报,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是一个个沉重的石头,压在众人的心头。

苏思远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慷慨陈词,将自己对于救灾的种种设想和盘托出,从粮食的调配、灾民的安置到疫病的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周全而细致。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对苏思远才华的认可和赞赏。经过一番激烈却又极具建设性的讨论,两人终于敲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救灾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