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轻风君不醉 > 第206章 殿上陈真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恰此时,冯敬中脚步匆匆,自殿外奔入,衣摆翻飞,他来不及整理仪态,行礼禀道:“启禀皇上,刑部大牢内五名匪首已然自尽,尸身尚在狱中。”

薛成烨听闻,身形不禁一晃,仿若遭受重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急问:“冯公公,可瞧真切了?究竟何以致死?”

冯敬中垂首应道:“两人撞壁身亡、三人悬梁自尽。” 言及此处,脸上露出不忍之色,微微别过头去。

周达歌、季昭、刘宏等人立身大殿内侧,闻听匪首毙命,心下皆是一凛,暗呼不妙。几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与惶恐,季昭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刘宏额头青筋微微跳动。

果不其然,赵锦旭霍然起身,怒指薛成烨,叱道:“薛大人好厉害的手段!先是大张旗鼓转运犯人,而后悄然派人逼死匪首,如此一来,大人所言皆可为真,欲污蔑何人,便能得逞。那几人在大人辖地之内,自是大人想让他们如何言语,便如何言语,这般行径,岂能作数?” 赵锦旭情绪激动,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震得殿上梁尘簌簌而落。

薛成烨愠怒填膺,驳道:“那匪首因何而死,殿下当真不知?我手头既有他们供词,他们一死,供词效力减半,我何苦杀之?倒是殿下,好一招移花接木,潜入刑部大牢杀人灭口,还妄图嫁祸于老夫,殿下怕是打错了如意算盘。他们一死,于谁最为有利?自是背后主谋之人。周参将上山剿匪之时,一度寻觅无果的妇孺何在?又是何人将其藏匿?抑或是,谁给那些盗匪通风报信,使他们提前知晓剿匪之举,得以转移财物?”

秦审言冷眼睨视薛成烨,缓声而言:“薛大人缘何屡屡与我太师府为难?我太师府门第森严,世代簪缨,岂会与匪类勾结?就凭他们打劫那仨瓜俩枣,能济何事?再者,听闻薛大人府上养着一位高师傅,极擅临摹他人笔迹,平日里闭门不出,在那斗室之中笔走龙蛇,如此,又怎知大人所呈证据确凿无疑?” 秦审言微微仰头,尽显高傲之态。

薛成烨心下骤沉,暗忖秦审言竟连高师傅之事亦知晓,看来府内必有奸细,待此件事了,需细细查探。当下,唯咬死对方要紧,拱手奏道:“微臣府上有一位从三皇子殿下府内出来的姨娘,乃陆安州之妹,此人可为证,微臣绝非污蔑秦大人与三皇子殿下,恳请皇上宣她入宫。” 说话间,额头隐隐见汗,眼神却透着几分决绝。

赵宵廷目光如炬,盯视薛成烨,片刻,方道:“准。” 声音低沉,却似有千钧之力,在大殿内久久回荡。

冯敬中再度躬身,退出大殿,脚步略显沉重,身影逐渐消失在殿门之外,唯余空旷的大殿内众人各异的神情与凝重的气氛。

赵宵廷目光扫向周达歌等人,问道:“周参将为何扮作匪首?”

周达歌上前一步,抱拳回道:“昨日,薛大人告知末将,刑部大牢内不甚安稳,那狱中阴暗潮湿,囚室铁门锈迹斑斑,需得修缮,为求稳妥,欲将五名匪首转至大理寺牢内。又恐与盗匪串通之人趁机杀人灭口,故而请末将与麾下将士乔装匪首。孰料行至半途,竟真有人前来截囚车,末将亲眼所见,十名黑衣人,身形矫健,武功高强,被俘后即刻服毒自尽,显是死士无疑。”

赵宵廷微微皱眉,续问:“薛大人为何认定大理寺牢狱较之刑部大牢更为安全?”

薛成烨略作思忖,拱手答道:“回皇上,自太庙一事,陆安州与另外两名太监在刑部大牢遭人下毒后,微臣便着力查探反叛之人,整饬人员名册,逐一排查,然仍不敢断言有无漏网之鱼。此次欲借转运匪首之机,揪出渎职舞弊之徒,没曾想还是让人寻得空子,证人再度遇害。” 言罢,一脸怅然之色。

殿内一时静谧,唯余众人或沉重、或忐忑的呼吸声。赵宵廷轻抚龙椅扶手,似在斟酌权衡,良久,他缓缓开口:“既如此,且待那证人入宫,再断分晓。朕要听的,是确凿实情。” 言罢,目光威严扫过众人,众人皆垂首,诺诺称是。

“周参将与你手下将士先回军营,若有疑问之处,再行传召。” 赵宵廷开口说道。

周达歌闻听此言,抱拳高声应道:“末将遵旨!” 言罢,他转身面向麾下将士,抬手一挥,一行人随即整齐有序地迈着大步,朝殿外走去。

彼时,冯敬中引一女子款步入殿。那女子身着素锦,身姿柔弱,宛如风拂弱柳,面容苍白,楚楚怜人。

迈入殿门,她盈盈下拜:“民女陆雪,叩见皇上。”

赵宵廷声如洪钟:“平身,你可是薛爱卿所言证人?且将知晓之事,一五一十如实道来。”

陆雪轻抬螓首,徐徐起身,嗫嚅而言:“民女本为陈奎年大人府中姨娘,往昔怀胎却逢厄难,小产之后,与主母渐生龃龉,遂求大人恩赐休书,欲归陆府调养身心。怎奈陈大人言,须民女往静月庵青灯古佛相伴,落发为尼,方准所请。幸而得三皇子垂怜,觅得一与民女容颜相仿之人,替民女踏入那庵门,民女方得以在自家宅邸苟且度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