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轻风君不醉 > 第291章 真假官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銮殿上,天子轻吐 “留于府中静候发落” 八字,恍若一柄朱笔勾销了林景泽手中所有权势。这一等便是两月。

周顺奇与甘庆东二人,如鸱鸢逐腐,趁势夺过户部印绶。自此,公文流转、钱粮调拨,皆入其彀中。

树倒猢狲散,墙倾众人推,往日趋附林府的官员,转瞬化作落井下石之徒。御史台弹劾奏章如雪片纷飞,自六部衙署直抵天听。或参钱粮亏空,或奏结党营私,更有翻陈年旧案,细数累累 “罪状”,直将林府推入风口浪尖。

小雨淅沥,林府朱漆斑驳的门楣更显萧瑟。林景泽负手立于听雨轩前,凝望檐角垂落的雨链。忽闻远处传来二更更鼓,檐下铜铃随风叮咚,恍惚间似听闻户部衙署算盘珠玉相击之声。

“二爷,漕船已过扬州。” 管家林洪的低语惊破寂静,“甘、周二位大人近日频繁出入宫门,奴才还听闻二奶奶之父俞总督被皇上召回京中述职……” 话音未落,院外骤然喧哗,只见皇宫内侍持黄绫而至,宣林景泽即刻入宫。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龙纹烛台将天子身影投映在蟠龙柱上,忽明忽暗。周顺奇捧着漕运文书,指尖微微发颤;甘庆东则目光如鹰,死死盯着阶下跪着的林景泽,眼角眉梢尽是得意之色。

“爱卿可知,梁通判今早投河自尽了?” 天子声若寒冰,掷地有声。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唯有廊外雨打芭蕉,声声入耳。

林景泽心头一震,漕粮征运之事,本由管粮同知与通判主理,而押运同知乃盛开雄长子,与之同行的梁通判却突然身死,此事背后必有隐情。

“臣恳请彻查漕运!” 林景泽重重叩首,额头触到冰凉青砖,“若查实臣有半点私心,愿以死谢罪!”

甘庆东忽而冷笑:“陆家乃是林大人姑母夫家,而陆家小姐又嫁入漕运总督盛家,去岁盛夫人回京祭祖,正是林大人兄弟二人陪同。且盛夫人在林府盘桓三月有余,与林家二奶奶关系甚密。若由林大人主审此案,恐难避徇私之嫌。”

林景泽抬眸直视甘庆东,沉声道:“本官素以清正自守,自问从未开罪甘大人,缘何大人对我成见如此之深?”

甘庆东拱手作礼,言辞虚伪:“下官向来敬重林尚书,大人年少有为,处事周全,虽有岳丈倚仗,却从不恃势凌人。下官不过秉公直言,绝无半点冒犯之意。”

林景泽冷笑一声,眸中寒芒毕露,“甘大人这番话,倒像是早有筹谋。盛夫人归乡祭祖,不过是寻常往来,与漕运之事毫无瓜葛。若依大人所言,凡有亲眷往来,皆有徇私之嫌,这朝堂之上,又有几人能独善其身?”

他顿了顿,挺直脊梁,字字铿锵,“况且,本官任职户部以来,账目明细俱在,钱粮出入皆有凭证,若大人真为朝廷社稷着想,不妨与我一同彻查漕运,以证本官清白,而非在此含沙射影,混淆视听!”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侍卫急切的脚步声,“启禀陛下!扬州八百里加急 —— 漕船触礁沉没,半数粮米葬身江底!” 这消息如惊雷炸响,御书房内瞬间陷入死寂。

甘庆东手中的漕运文书 “啪嗒” 落地,周顺奇脸色煞白如纸,额间冷汗滚滚而落。林景泽却神色沉静,唯有紧攥的拳头暴露出他内心的波澜。

赵锦曦猛地起身,龙袍扫落案上奏折,雷霆之怒震得梁间燕雀惊飞:“林景泽即刻接掌户部,三日内若不能解京城粮荒,朕拿你们所有人是问!”

林景泽叩首谢恩,声音沉稳有力:“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重托!” 起身时,他目光扫过甘庆东和周顺奇,两人脸上的慌乱与不甘尽入眼底。

“甘大人、周大人。” 林景泽微笑着开口,却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如今漕运出了这等大事,还望二位不吝赐教,将手中钱粮调度的事务尽数移交。毕竟,这京城的万千百姓,可都等着救命粮呢。”

甘庆东强作镇定,躬身道:“林大人说笑了,既是皇上旨意,下官自当配合。只是这钱粮之事千头万绪,交接恐需些时日……”

“不必!” 赵锦曦怒喝打断,“今夜便将印信交予林景泽,若敢拖延,军法处置!”

待甘庆东、周顺奇灰溜溜退下,林景泽望着雨中的宫城,眸中闪过一丝冷芒。漕船失事太过蹊跷,这其中必然藏着更大的阴谋。而他,终于等到了反击的机会。

林景泽接掌户部后,立即雷厉风行地展开行动。他先是连夜召集户部老吏,调出历年粮库存粮记录与漕运账本,从中梳理出可调用的余粮,火速下令周边州府将储备粮限期运往京城,以解燃眉之急;同时,派人核查京城各粮仓现存粮数,严防有人趁乱贪墨。

在调查漕船失事真相上,他启用自己在漕运中蛰伏的暗线,命其秘密查访船只触礁的真实原因,是否存在人为破坏;对涉事的押运官员、船工进行隔离审讯,着重询问梁通判投河自尽前的异常举动。此外,他还以核查漕运账目为由,派人进入甘庆东、周顺奇府邸,搜寻二人与漕运事故关联的证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