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丰收宴之前,燕少城主的侍卫们,就已经去各地把当初发放谷种给各大氏族时候说好的四成大米运回了燕城。燕城什么都缺唯独不会缺了粮食。
这点从各大氏族们裂开的嘴角就能看出来,虽然少城主府只要了四城,可架不住人家撒出去的谷种多呀。拉回来的大米,绝对够燕城主弄十几个丰收宴还要骄傲。
小世子的封地,才到手半季,开垦出来的不多,安置下的流民,除了上缴赋税部分,竟然还小有盈余。大家激动地都掉眼泪了,生活总算是有盼头了。
原本燕城说的再好,没有看到白花花的粮食的时候,也只是画大饼,让他们总是惊恐,唯恐一切都是虚的。
一直到大米收货,看到家中有了余粮,他们的心才这得落到地上,真的把这里当成了家。还没到下个耕种的季节呢,到处都是开荒的流民。
官府丈量的开垦土地,都在以成倍的数目在增长。
燕城主看到土地账册的时候,高兴地就没有合过嘴。
还特意让人去小世子的封地传话,当地所有税收粮食,半颗都不会运出本地,要留作当地的储备粮食。
这则布告在小世子的封地上贴的到处都是,而才安置下的流民,更是亲眼见证了,来他们这里的马车,都是送东西的,一辆满载的马车都没有出去过。
对于燕城主父子的这番做派,流民安心了,根本就把自己当成燕城子民再看。
再也不想秦地了,即便是秦地没有灾难,他们也没有这么舒心的日子。
就没见过哪个地方的上官如此为百姓优先的。他们算是过上踏实日子了。
燕城主一边收买人心,一边给京都上书,燕城因为安置流民,导致存量不足,今年供奉的禄米唯恐不能按时送往京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