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仙惊讶之余,更多的是疑惑与警惕。他小心翼翼地问道:“谢独灵,你怎会在此?又为何如此模样?”话语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这位不速之客的出现,彻底打乱了他原本平静的夜晚。
谢独灵闻声缓缓睁开眼,那双平日里闪烁着狡黠光芒的眼眸此刻却充满了无助与绝望。他颤抖着嘴唇,欲言又止,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难以言喻的重量。最终,他还是开了口,声音低沉而急促:“留仙,我终于找到你了,也终于摆脱了鞑子们的追杀。”
王留仙的心中仿佛被一股突如其来的暖流猛然冲击,那份惊喜之情几乎要将他整个人淹没。他原本以为,谢独灵这个名字已经随着过往的风雨,消散在了茫茫人海的尽头,成为了一个永远无法触及的梦。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在最不经意的时刻,编织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就在这样一个平凡无奇的黄昏,谢独灵竟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带着一身风尘仆仆的气息,还有那依旧锐利如初的眼神。
王留仙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他一把拉住谢独灵那双略显粗糙却依然有力的手,仿佛握住了失而复得的珍宝。他的嘴巴一张一合,却一时不知从何问起,千言万语化作一连串急促而零碎的问题:“独灵,真的是你吗?这些年你去了哪里?我以为……以为你再也回不来了!”
谢独灵微笑着,那笑容里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苦涩与坚韧:“留仙,是我,我回来了。这些年,我走过了千山万水,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心中那份对正义的执着,让我从未放弃过归途。”
王留仙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他紧紧握住谢独灵的手,不愿松开,仿佛害怕这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梦境。他急切地问道:“那你知道文丞相的情况吗?他老人家现在怎么样了?我们听说他被奸人所害,被关押在了天牢之中,是真的吗?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救他出来?”
谢独灵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缓缓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似乎是在整理思绪:“文丞相确实遭遇了不幸,但他那颗为国为民的心,依旧炽热如初。至于营救之事,并非易事。天牢守卫森严,且有高手如云,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找到突破口,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王留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心中有光,就有希望。独灵,让我们一起,为了文丞相,为了这片我们深爱的土地,拼尽全力吧!”
接着,谢独灵与王留仙讲述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就在王留仙离去后不久,一股不祥的阴影悄然笼罩了这片土地。蒙古人,那支铁蹄踏遍欧亚的军队,竟如同幽灵般无声无息地获得了文天祥行踪的绝密消息。他们迅速行动,如狼似虎,将文天祥团团围住,一场关乎大宋命运的较量就此展开。
谢独灵,这位以忠诚和勇敢着称的战士,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与蒙古铁骑展开了殊死搏斗。他的剑法凌厉如风,每一击都蕴含着不屈的意志,但蒙古人的数量实在太多,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将他一步步逼向绝境。尽管谢独灵拼尽全力,挥舞着手中的长剑,斩断了一个又一个敌人的兵器,但终究还是难以抵挡这如山洪暴发般的攻势,最终在一次猛烈的冲击下,他失足坠落,被汹涌的波涛般的蒙古人打下了悬崖。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和绝望的气息。当谢独灵再次睁开眼时,周围已是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传来的乌鸦叫声,打破了这沉寂的夜。他挣扎着起身,环视四周,只见昔日战友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血泊之中,文天祥的手下,那些曾经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此刻都已溃不成军,无一幸免。
从此,谢独灵开始了在世间漫无目的的流浪,他的身影穿梭于山林间,小道上,每一步都伴随着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然而,即便他如何小心翼翼地隐藏身份,那份属于英雄的气质和过往的辉煌经历,还是让他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不久,蒙古人的耳目便盯上了他,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追杀悄然上演,每一次逃脱都是对生死边缘的一次极限挑战。
或许,真的是上苍不忍见这位孤胆英雄落入敌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谢独灵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一个宁静而偏远的小镇,那里生活着他的挚有王留仙,一个看似平凡无奇,实则心怀大义的人。为了避免被蒙古人追踪至此的眼线发现,谢独灵利用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避开了镇上的耳目,悄悄跟随着王留仙,来到了他那座隐藏于竹林深处的简陋小屋。
然而,那位本该是知情者的谢独灵,却对最关键的一环——文天祥的动向究竟是被哪位叛徒出卖,选择了沉默。
王留仙又哪里知道,那个曾与他并肩谈论诗文、共饮江湖水的谢独灵,在被蒙古铁骑无情地捕获之后,灵魂已被恐惧与贪婪彻底吞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