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竹一脸疑惑地问道:“那叶院,苓桂枣甘汤证和苓桂术甘汤证到底该如何鉴别呢?我总觉得这两者之间很难区分清楚啊。”
陈太恒也随声附和道:“对呀,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梁无忌也插话道:“是啊,叶院,您就给我们讲讲苓桂枣甘汤证和苓桂术甘汤证的鉴别要点吧!”
叶青云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在《伤寒论》这部经典医着中,对于苓桂枣甘汤证和苓桂术甘汤证都有着详细的记载。”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其中,苓桂枣甘汤证主要是用于治疗心阳虚,下焦水邪欲乘虚上犯中焦而导致的心悸,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奔豚病。”
叶青云顿了顿,继续说道:“而苓桂术甘汤证则主要针对心脾阳虚,水邪上逆的情况。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苓桂术甘汤可以有效地治疗阳虚水邪上冲所引起的奔豚证。”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在药物组成上仅有一味之差,然而,尽管它们都是为水气而设,但在病机及临床表现方面却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苓桂术甘汤证主要是心脾阳虚,导致饮邪上逆。其症状主要集中在中焦,表现为心下逆满,即胃脘部有胀满不适的感觉,同时气会从心下向上冲至心胸部位。
而苓桂枣甘汤证则是心阳不足,使得下焦水邪有乘虚上冲的趋势。其症状主要以下焦为主,表现为脐下悸动,即肚脐下方有明显的跳动感。
就在这时,梁无忌疑惑地问道:“叶院,我总是觉得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大。那个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不就是苓桂术甘汤去掉白术,再加大枣吗?为什么要去掉白术而加大枣呢?白术和大枣都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都可以用来治疗气冲上逆的病证啊。”
叶青云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继续解释道:“这样说吧,我尽量说得简单一些。如果是治疗气从‘心下’上冲的情况,我们就使用白术;而如果是治疗气从‘脐下’上冲的情况,我们就使用大枣。”
梁无忌依然满脸疑惑,似乎对叶院所说的话仍一知半解,他忍不住追问道:“叶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还是不太明白。”
叶院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这是因为气从心下上冲者,其病机在于脾虚不运,导致水气上冲。所以我们使用白术来健脾,同时它还能行水,以解决水气上冲的问题。而对于气从脐下上冲者,关键在于患者体内的气与水相互搏击,小便不利,进而引起脐下悸动。”
陈太恒在一旁插话道:“叶院,那我们该如何判断欲作奔豚和已发奔豚呢?”
叶院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哦,这个欲作奔豚的临床特点是脐下或脐周部位悸动不安,这是病人自己能够明显感觉到的。这就说明了水与气正在脐下相互搏击,有上冲的趋势,但尚未真正发作。”
“而已作奔豚的临床特点是病人能明显地感觉到有一股气从脐下向上冲逆,随之而产生各种证情。虽然这是两种不同的临床特点,但都可以用苓桂甘枣汤治疗。”
“叶院,我也问一个问题,桂枝加桂汤和本方都可用来治疗气从脐下往上冲逆的‘奔豚’证,如何进行区别呢?”
叶青云微微一笑,解释道:“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其实,根据临床观察,苓桂甘枣汤证除了有脐下悸外,还会伴有小便不利等症状,而且舌苔水滑,面色黧黑,这些都是在辨证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主要区别点。”
正当叶青云为同事们详细解释苓桂术甘汤和苓桂枣甘汤的鉴别等问题时,护士夏灵素走了进来。
“医生们,那个 3 床的病人的药已经按照您刚才开的方,重新煎熬好了,可以给他喝了吗?”夏灵素轻声问道。
叶青云点了点头,回答道:“可以,可以,麻烦你端给他喝吧。如果有什么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及时跟我们讲。”
“好的,李医生。”夏灵素应了一声,然后转身走出了房间。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夏灵素兴冲冲地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那个3床的病人自己说,自己气从少腹往上冲的感觉已经好多了,而且胸闷,呼吸不利及出汗等症状也明显改善了。”
众人皆以惊异的目光凝视着叶青云,尤其是李星竹,她的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叹:“叶院,我实在难以想象,仅仅只是改变了一种药物,竟然能够产生如此神奇的疗效!”
叶青云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回答道:“这其实并不奇怪。只要药物与病症相匹配,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每一味药都有其独特的性味、归经和功效,它们在方剂中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一旦改变其中任何一味药,就可能导致整个方剂的功效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的话犹如醍醐灌顶,让在场的人们都陷入了沉思。叶青云见状,继续说道:“不妨以经典名方小柴胡汤为例,它是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这七味药组成的。这个方剂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少阳证等病症。””
“若将方中的人参换成沙参,情况就有所不同。人参性温,能大补元气;沙参性凉,有养阴清热之功。当把人参换成沙参后,原方偏温燥的性质得到改变,更适合那些有少阳证且伴有阴虚症状的患者,”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与少阳达成和解,还能滋养阴液,可谓一举两得。这样一来,就巧妙地避开了使用人参可能引发的燥热之弊端,使得疗效更加精准、确切。”
“这就如同下棋一般,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下错一个棋子,便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的局面。”叶青云 接着比喻道。
陈太恒不禁感慨万分:“叶院啊,您可一定要经常回来坐镇啊!我们这些人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承担如此重任啊!”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叶青云的依赖和信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谦逊和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