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指挥中心内,卫新抬手点亮系统界面,屏幕上迅速浮现数个红点。
他盯住最靠东侧的两处符号,那是陈博士与李工程师的位置。
根据最新监控,二人这一晚一直被控制在姜美人临时据点的东翼实验室里,门口蹲着两名拿枪的守卫,进出全有人盯防。
卫新镇定地滑动屏幕,将传来的红外坐标与新近采集的物理障碍标记一一叠加,嘴里喃喃道:“得挑准时间,否则一个走漏,只能让他们搭进去。”
他把系统的界面切到物资定向投放模块,再次校准定位,检查潜在死角。
余光扫到冷静显示的弹窗,系统的数据框一条条跳动,投放窗口不多,合适的只有凌晨三点,那时李工程师要去楼顶检修通讯。
门外一阵轻微脚步声,是汪丽娜,她抱着一摞文件和两包弹药进来,把纸袋放在卫新面前,开口:“安全屋那边准备得差不多了,队员都等着接应信号。
你那边有进展了?”卫新“嗯”了一声,继续在系统上点着什么,“李工程师每日凌晨巡检通讯。
我打算在那会儿动手,把东西直接落在他必经的通风管后面,都不和守卫照面。”
汪丽娜点头,在椅子上坐下,也不急着催促。
卫新在系统微调参数,一边用脑子过所有可能出现的纰漏,心里除了些微紧张外,更多的是一种把控全局的踏实。
他用声音把自己计划复述了一遍:“给李工程师准备单独背包,除医疗包和通讯器,还装一支低噪声手枪、两管安定剂,防万一。
背包上绑详细撤离图:楼顶往西南边抄管道,下去就是地下停车场,咱们的无人车会停在指定点。”
“陈博士那边守卫更严点,得在实验室窗外直接投。”
他略顿,“只要他们摸到背包,剩下就靠自己。”
汪丽娜翻看文件,“明白。不管怎么说,这俩技术员安全到手最重要,他们要不肯走,咱们损失可大大了。”
她顿了顿,语气低了些:“你信他们?”
“有什么不信的?”卫新眼睛没离屏幕,“陈博士凌晨发来的信息,口气都已经认命了。
真对他们再不起疑,这局就白下了。”
系统窗口忽然自己地弹出日志:李工程师通讯检修时间锁定,三点准时登楼。
卫新心中一阵压实,他重新整理背包,核查每个细节,通讯器电量充足,撤离地图两份,一份纸质一份电子,路线全都优化。
三个小时转瞬即过。
凌晨三点刚到,监控画面里东侧楼顶上人影晃动,是李工程师。
他提着老旧检测仪器走向天线上,步子拖沓。
卫新屏住气息,眼盯着画面。他手指一点,系统同步驱动无人机起飞,无声滑过夜色。
背包缓缓落在天台通风机后方。无人机在系统指令下停住,仅发出极小的“嘀嘀”提示音。
李工程师停下,警觉四顾。见东西实在不起眼,他踱步走过去摸索一番,确认没人注意,才用脚拨开一角,在无人机背包带子上摸出了绑着的纸条。
抖开,沉默着看了片刻,把背包提起,回头扫视天台四周,脸上露出缓和。
随后,他肩背包下楼,没有声张。
卫新松了口气,将画面切回东翼实验室外。那处比楼顶复杂得多,东侧墙外装有几根老旧风管,只有一条缝可用。
卫新调出无人机,把另一只稍小的背包按指令挂在管线边沿。
窗内灯影里,一人倚着桌角踱步,头发乱且花白,是陈博士。
他忽然被什么惊醒似地抬头,轻步走到窗跟前。
卫新两指快捷按下投放按钮。背包“嗒”的一声落到窗外,紧贴金属。
陈博士将半边窗玻璃轻轻推出,外边凉气灌进来,手伸出去,将背包拖到里头。
他拉上帘子,立刻取出通讯器,调频试音。通讯器里传来卫新的声音,“博士,收到请回复。”
陈博士压低嗓音:“这里是陈博士,物资与文件都已收到。
我和李工会按撤离路线准备,但姜美人今晚临时召集紧急会议,核心成员都必须出席。
我们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脱身。”
卫新略作思索,他的神经已经很紧,但语气里却没有起伏:“不用着急,会议期间人手会调开,你们就趁乱行动。”
陈博士喘了口气,又小声道:“路线已经记下,可我们实验室门外现在有守卫,多做准备是对的。
你的车会在停车场等我们?”
“没错。”卫新答,“无人车已提前布好信号。
会议期间你们出门,过通道就是管道入口。只有十分钟窗口,之后就靠B区接应。”
“明白。”
通讯器断了联系。卫新看着屏幕,静静数着后台计时。
地下指挥中心不远安全屋里,汪丽娜依旧没有丝毫懈怠。
她亲自带着四名精锐队员做好所有准备。这四人个子干练,全部穿着洗得发白的伪装衣,身上别着新擦拭过的突击步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