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也很好奇,按照隋王灭亡后天下肯定大乱,诸多军阀抢夺天命,华夏大地肯定生灵涂炭,这个李世民又是如何做到在短短几十年恢复生产缔造盛世的呢?
大唐理应休养生息,慢慢疗伤才是,这也是之前的朝代在做的。
可这个太宗干了什么?
灭国、打仗、盛世、文治样样不差啊!
尤其是看到天幕上后人们对李世民的各种褒美赞扬之词。
天策上将、千古一帝、天可汗、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好家伙,每一项都很难做到,却让人家一个人做到了。
看到大唐的成就,杨坚酸了。
不仅仅酸的是不是他大隋而是大唐的李世民把大唐带到了巅峰后,还能一路狂奔一百多年,更是在酸自己的表侄李渊有如此麒麟儿。
李渊什么本事他不清楚吗?做一个三品大员的能力还是有的,论打仗不如韩擒虎,论治国不如高颎。
他能坐江山,肯定都是好儿子的功劳。
这个李渊怎么就能这么能生儿子呢。
这么好的儿子,他怎么就不能生出来啊!
杨广具体做了什么,杨坚无从得知,但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要不然他富强的大隋怎么会二世而亡。
看看我的儿子,看看别人家的儿子。
要是我儿子也能这么优秀就好了,朕留下的大隋多么庞大,多么富饶,要是我有一个李世民这样的儿子,那天可汗、大隋盛世、千古一帝,不就是我的好儿子吗?这不都是我大隋的功绩了吗?
杨坚越想越感到颓废,唉声叹气大隋和大唐的落差感。
看到此时殿内低头惶恐的李渊,杨坚顿时更是恼火。
独孤伽罗这时附耳在杨坚耳边说了个悄悄话,让杨坚的眸子迸发出了种种异彩。
一会儿,就见杨坚口含天宪,郑重的道:“朕早年与圣人有一子一直遗失在外,此子乃是朕以览开皇之隆,寻济世安民之意取名世民。如今朕的儿子也该回到大隋的圣人怀抱里,重续母子情谊,岂不美哉?”
独孤伽罗又说道:“听闻唐国公有个二公子与朕的幼子重名,真是可喜可贺,朕念你我亲戚之故,愿将朕之六女嫁于李氏,亲上加亲。”
李渊跪在地上,叩谢天恩,嘴角却在抽搐。
怎么办?回家怎么跟夫人交代啊。
好消息,全家老小的性命保住了,姨父姨母不打算追究老李家未来造反的事情了,二儿子也有了婚约会娶圣人最小的公主。
坏消息,二子不姓李了,变成杨世民了!
杨勇现在很开心,虽然前段时间知道父皇对他不满,母亲也有废除他立晋王杨广之意,他就整天惴惴不安。
尤其是和母亲父亲在接触的时候,那种他站着不动都浑身是错的批评,更让他心神不宁。
现在好了,自从天幕上得知杨广继位后将大隋搞得天怒人怨,大隋二世而亡后,他就觉得自己稳了。
现在他再也不用担心父皇会哪一天把他废了,杨广上位后把他杀了啊。
今天的阳光都如此美丽,路边的野花都如此芬芳啊!
“孤要好好庆祝一下,孤的美人呢?今天是大喜之日,孤要和美人们一起欢庆!”洋溢着笑容着杨勇回到了东宫。
这时,他话还没说多久,就有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冲了进来。
“殿下,不好了!殿下,大事不好了!”
杨勇看见这个慌乱的小太监,上前就是一脚,怒骂道:“急匆匆的成何体统?”
“殿下!殿下!您先听我说。”小太监差点呼吸不过来,稳定好了呼吸节奏才又开口说道。
“还能有什么坏事啊?”杨勇美滋滋的坐在软垫上,端起来了一杯热茶悠哉的抿着。
然而,小太监的下一句话直接让他被惊的茶具掉在了地上,整个人都是头脑发昏,两眼一黑,倒头就睡。
“殿下,刚刚大政殿上圣人传出话来,要让唐国公的二公子过继到圣人皇后的膝下,还赐姓杨,叫杨世民,还把最小的嫡六公主安乐公主定了婚约,成年即成婚。听说最近还要准备把杨世民立为太子啊!”
开皇陛下的诏书很快就会宣告全天下。
全大隋观看过天幕的子民都在翘首以盼,他们都在等待,大隋的贞观天子登基,带领着大隋子民们建立大隋盛世!
大唐的李世民自然是不知道发生在另一个时空的大隋的事情。
新的大隋开皇和未来的大隋贞观,他又怎么会知道天幕改变了大隋的历史,在大隋他已经姓杨叫杨世民了呢?
......
“内圣外王?”嬴政看到天幕对唐朝的不吝赞扬,一幅幅唐时长安的繁荣景象,饶是骄傲如他,也不得不承认,大唐的繁荣盛世,所言非虚。
“这大唐的制度乃是历经我秦汉以后数百年,如此积淀的新制度定然比我大秦的更先进,李斯,你定要带人好好琢磨天幕上唐制之先进来改善我大秦之规章!”
李斯应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