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在瑷珲至吉林途中,共设驿站19个。
四是加紧造船,保证军粮由松花江、黑龙江及时运抵前线。
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清军派人勒令雅克萨等地,罗刹国侵略军迅速撤离。
罗刹国军队头目不予理睬,反而派人窜至瑷珲抢掠。
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沙俄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全部焚毁,使雅克萨成为一座孤城。】
“尼布楚之战?”
康熙看到天幕在讲自己辉煌的执政生涯里一个拿出来值得夸赞的地方,脸上也挂起了微笑。
“朕这一战既保卫了边境黎民,又扞卫了民族尊严,如此上榜被盘点,倒也值得啊。”
“不过,还得是朕的巴鲁图们勇猛,才是取得大胜的关键!”
【康熙二十二年,即公元 1683 年的九月,阳光洒落在大清辽阔的疆土之上。
此时,康熙帝毅然下令,要求那些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立刻撤离大清的领土。
然而,这些贪婪的侵略者却对这一清正严令视若无睹,不仅没有丝毫撤退之意,反而愈发嚣张跋扈地率兵窜至爱珲一带大肆劫掠。
面对如此猖狂之举,八旗军将领萨布素毫不畏惧,他率领着精锐之师果断出击,与来犯的敌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最终成功地将这群肆虐的侵略军击败。
不仅如此,萨布素将军还乘胜追击,一举将黑龙江下游地区由侵略军所建立的各个据点尽数焚毁,使得原本倚仗这些据点相互呼应的雅克萨城瞬间沦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
尽管遭受了沉重打击,但那残余的罗刹军仍在抵抗,选择龟缩于雅克萨城内负隅顽抗。
眼见沙俄侵略者冥顽不灵、死不悔改,康熙帝龙颜大怒。
为了彻底根除这一祸患,确保边境百姓的安宁以及国家领土的完整。
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再次下达重要旨意:命令都统彭春火速赶赴爱珲,全权负责收复被沙俄侵占已久的雅克萨城。
此次出征,彭春肩负着重任,带着康熙帝的殷切期望和全国人民的坚定支持,踏上了这场充满艰险的征程。】
天幕的演绎视频和文字解读让康熙帝满面红光。
“这天幕上演朕的这个人虽然没有朕长得好看,但把朕的天子霸气给演出来了,朕很欣慰啊!”
“就不追究他冒犯朕的罪名了!”
“哈哈哈!朕是越看天幕上的八旗儿郎越是欢喜啊!”
玄烨洋洋得意的在心里想着,朕的这次功绩还不得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看看,谁才是万古无一的圣皇啊。
大宋
赵匡胤虽然不知道自家的军队能不能上榜,但是现在看着天幕这么久了,他总是感觉天幕的介绍怎么怪怪的?
如果介绍我大宋的军队,还是别这样,嗯......
赵大想了半天,想出来了一个词语:尴尬。
【四月,清军约3000人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鸟枪、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 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
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罗刹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出通牒。
托尔布津恃巢穴坚固,有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拒不从命。
清军于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
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二十五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罗刹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
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
经彭春同意后,罗刹军撤至尼布楚。
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尔根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罗刹侵略军被迫撤离雅克萨后,贼心不死,继续拼凑兵力,图谋再犯。
康熙二十四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
当获知清军撤走时,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率大批罗刹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萨。
罗刹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
康熙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罗刹侵略军投降。头目托尔布津看后不理。
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
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罗刹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
罗刹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 最后只剩66人。
雅克萨城旦夕可下,罗刹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
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