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长得五官端正,就能在工作中、社交中获得一定的优待;
谁让这个世界就是个看脸的世界?
人们总是会对长得漂亮的人或物体给予最大的宽容,同时也会对这个漂亮的事物产生霸占的心理;
有权有势,依靠手中的权利或金钱来获得;
没钱没势的,只有舔了。
好在周惠敏现在的普通话在周知的调教下,已经说得很溜了;
和师伯、师母他们沟通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张茜在知道周知要找她办什么事后,就把他丢在一边;
和周惠敏叽叽咕咕的讲起了小话,得知周惠敏在英国读服装设计后,更是讨论起穿衣的技巧。
吃完午饭,回到夕照胡同家里;
周世贤两口子已经买了一大袋子菜;
回家路上,周世贤说道:“小知,后天家里就要装个电话,到时候你记个号码;以后有什么事情,你就打电话回来。”
周知应了一声,想起金露胡同自己虽然不经常回来;
但装个电话也会方便很多,便问道:“爸,装部电话要多少钱?”
“要什么钱,单位装的。”
周知这才反应过来,老爹是个干部,装部电话也是应有之意;
至于现在才装,估计是京城邮电局扩容了。
说道:“那我这几天有空去问问,也给金露胡同这边装一个,到时候有点事也省得跑出跑进的。”
冯淑云说道:“我听老王大爷家的小三说,装一部电话要五千块;金露胡同那边你一年才回来住几天,别拿着钱浪费。”
“妈,瞧你说的?这有什么浪费的?有时候我回来了,要是公司有急事找我找不到,损失可不止五千块钱?”
周世贤笑道:“装就装吧,不过你可得有点耐心。”
周知不解的问道:“有耐心?不是下了单,顶多第二三天就来装吗?”
呵呵~~,周世贤笑道:“这电话我当了科长后,局里就说要给我装了;你算算,从我当科长到现在多长时间了?我这还是公家让装的。”
啧,老周当科长也有两年了;装个电话而已,要这么久吗?
想了想周知笑道:“我是外商,装电话指定要比你快。”
周世贤一想也是,国家对外商有优待。
回到家中,老两口就忙着捡菜、洗菜;
周知和周惠敏也参与了进去,搞了大半个下午,才基本把该炖的炖上,该处理的处理好;
早知这样,还不如花点钱去饭店里定一桌。
见到有十二三个菜,自家四口人加上老黄那两口人,是绝对吃不完的;
周知去了胡同口小卖部,打了个电话去了办事处;
大约六点,周知便到院门口去等着;
好在没等多久,黄志达和保镖阿勇就过来了。
至于郭廷玉,周知懒得等,只是留了门;
见人到了,周世贤开始炒菜;
周知安排黄志达两人在正房客厅里喝茶,自己则是去端菜;
搞得黄志达也有些坐立不安,想插手也插不进去。
好在郭廷玉带着秘书来了,才把端菜的工作交给了秘书。
时间不长,菜就已经炒好,也没有什么生猛海鲜之类的;
就是一些地道的京城菜。
郭廷玉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两瓶茅台,说道:“周老先生,周老太太,……。”
周惠敏噗嗤一声,又连忙憋住,脸都憋红了。
周知连忙摆手,“老郭,你别这么叫我爸妈,你看他俩都起鸡皮疙瘩了。”
郭廷玉也是为难,他三十五六岁;
周知父母不过五十出头,要是一般情况下,叫声大哥大嫂,是很正常的;
可这不是董事长的父母嘛,要是叫大哥大嫂,董事长难道叫自己叔?
只得硬着头皮按香江的称呼来称呼。
周世贤笑道:“小郭,小知虽然是你的上级;但咱们各论各的,你叫我老周、周大哥都行。”
周知也说:“老郭,就按我爸说的来吧。”
郭廷玉松了口气,连忙说道:“周大哥,大嫂,小弟第一次来家里吃饭,不知道带些什么;听说内地人挺喜欢喝这个茅台酒的,就找了两瓶72年的,希望你们喜欢。小方,把酒打开,给大家倒酒。”
72年的茅台周知不稀罕,在这座院子里的地窖里;
周知屯了整整一百五十件茅台酒,年份最远的是1960年的,最近的是81年的;
不为卖钱,只为装逼。
黄志达却是有点喝不惯茅台,周知去拿了一瓶五粮液出来,让他自己倒;
席间唯一麻烦的就是老黄,他不会说普通话;
和周世贤冯淑云说话,都要周惠敏给他翻译。
见他们在那说的高兴。
周知问道:“老郭,销售公司现在人配齐了没有?”
“周董,人员已经配齐,这段时间都在进行培训,只等着培训完成,就安排出去。”
在郭廷玉的计划中,要设立办事处的是京津沪外加晋冀鲁豫辽苏,九个省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