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用完早膳,下人将桌上的碗筷撤下。
一名婆子顺着墙根脚进来,绕到杜氏身后,悄声道:“大少夫人,竹心苑那边有点事。”
“何事?”
婆子附在杜氏的耳边正要说,老太太道:“何事?说与我听听。”
邵府主母(也就是少华的母亲),原本亲自掌管整个邵府,去年她去信州重阳岩脚村,于是将掌家权移交给了大儿媳。如今邵府是大儿媳杜氏管家。
婆子道:“竹心苑的那位公子要玉兰改名,否则就不让她在那里伺候。”
这位婆子是府中老人,她知道竹心苑住的是四公子,但他的身份不能说。
“改名?”杜氏觉得有点莫名。
邵母也觉得有点莫名。
婆子道:“玉兰说,那位公子夫人的名字中也有个玉子,说是犯忌讳,所以要她改名。”
邵母恍然大悟,点头道:“对,玉蓉、玉兰,的确是同字。”
杜氏立即对邵母惶恐道:“母亲,儿媳不知,请母亲恕罪。”
邵母摆摆手:“何罪之有,没事,不必放在心上。我也是疏忽了。”
这个玉兰是邵府老人周管事家的侄女,她本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所以进府做丫鬟。
当然,有的人家经济条件其实也不是十分不好,只是进邵府做丫鬟,出去之后,别人家都会高看两眼。
邵府雇佣丫鬟,一般契约签到十八岁。十八岁之后出府嫁人,别人知道她在邵府待过,见过世面,懂礼节,说亲都能说到更好的亲事。
所以,在邵府做丫鬟,对穷人来讲是件荣耀的事。能被雇佣进来的肯定都是“关系户”,其他人,想卖身进府都不一定进得来。
杜氏对婆子道:“你告诉玉兰,她要么改名,要么调到别处。”
婆子面露为难:“她就是不想改名,所以……”所以才告到她这里,让她向大少夫人请示。
一旁的邵府大小姐邵欢喜,默默听着,心道:竹心苑不是四哥的院子么,怎么住人了?是四哥回来了?
杜氏道:“不想改名,就让她到漱菊苑去吧。”
漱菊苑正是大小姐居住的院子,邵欢喜道:“名字犯忌讳就应该改嘛,坚持不改,这心性……”
她想说这人也太犟了,漱菊苑不想要这种犟人。可是,邵欢喜知道自己是个庶女,能在嫡母面前讨得欢心已是不易,不能轻易说出不好的话。
邵母对儿媳的安排没有异议,于是婆子下去调度。
邵母问杜氏:“奶娘何时能到?”
杜氏喜笑颜开道:“一大早就命人去传唤了,估摸着她们在家里用过早膳就会来。”
邵母想将橙子养在膝下,老早就命杜氏去物色奶娘。杜氏挑中四家人,就等着小橙子到了,让她一一尝试,看更喜欢喝哪个奶娘的奶,最终她会留下两位奶娘。之后奶娘的奶没了,或是橙子不喜欢,她又再换。
杜氏自己的女儿,从小到大喝过六位奶娘的奶。她知道身为母亲,最忌讳的就是奶娘与女儿太亲。以己度人,她相信四弟妹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女人相惜女人,她为四弟妹考虑到了。
不得不说,杜氏的确是个好儿媳、好母亲。她是文渊阁大学士之女,家风严谨,教养极深,待人接物皆有分寸。
邵母看了看在坐的几位儿媳,说道:“你们都知道竹心苑是谁住的,空了这么多年,我会让别人住吗?”
说着她扫视几位儿媳,儿媳心中暗暗有数。她们都是在少华出事前嫁入邵府的,知道邵府四公子。
邵母道:“此事关系重大,所以我说他们是我姜家的侄儿侄媳,之前一直在信州,难得进京一趟,我特别喜爱这个侄子,把他当亲儿子一样,所以将他接到邵府。”
儿媳们点头,表示明白。
邵母又道:“回去后,跟你们的姨娘也这么说。要是我听到有别的说法……想想你们自己的丈夫,不用我做任何事,别人自然会参他们。”
邵府树大招风,皇帝针对,他们自己得要捂成铁通,别人才戳不进来。这个道理邵母讲过很多遍,在座儿媳心中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儿媳李氏道:“母亲放心,我们明白。”
邵母点头,她知道这些儿媳都是好的。家里的主子们,邵母不担心,只是那些下人……于是又道:
“另外,也告诉你们的姨娘,管好下人。”
众人应“是。”
邵母道:“对了,他们姓徐。刚才说的名字忌讳,是因为侄媳叫徐玉蓉。”想了想又道:“侄子叫徐少华。”
诸位儿媳脸皮抽了抽:徐少华,这不与四公子重名吗?这忌讳简直了!
杜氏道:“母亲,昨夜太晚了,我们没能见到徐家亲戚,今天能不能让我们见一见?”
邵母道:“行,我们这就过去看看。”
众儿媳有些意外,按道理说,不应该是叫他们过来见老夫人吗?怎么是老夫人亲自过去?
不过想想,老夫人不辞辛劳,千里远赴信州,可见四公子在老夫人心中的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