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带驶入粉紫霞光时,空气里的甜香换了模样——辰星的蜜甜是暖的,而云星的甜带着清润的凉,像把晨露与晚霞揉碎在了风里,吸一口,鼻尖都沾着淡淡的霞彩。
云星的星空是粉紫渐变的,近看像铺了层揉皱的霞锦,远看则融成一片朦胧的光海。最奇的是“霞星絮”,不是辰星蜜星絮的金黄,而是半透明的粉紫,飘在星空中会随着光带的轨迹流转,落在手背上,竟化作细细的霞色光尘,顺着指尖钻进皮肤里,留下一阵清清凉凉的甜。
“是霞星絮!”阿澈刚伸手,就见绒绒已经扑了上去,毛茸茸的身子裹着一团絮状物,像滚了层粉紫的糖霜。它甩甩尾巴,光尘落在光囊上——囊里的蜜虹星禾稻种子,瞬间又裹上了一层霞色光晕,原本的金虹纹路里,多了丝粉紫的流光。
林深展开麻纸地图,霞星絮落在云星标记处,原本空白的区域立刻浮现出层层叠叠的稻浪纹路,纹路间飘着细小的霞星絮,把蜜色的路线染成了粉紫相间的“霞径”。“云星的‘霞彩稻’,长在‘雾霞梯田’里,稻穗会跟着星空的霞光变色,清晨是浅粉,午夜是深紫,最甜的时候,是霞光与星光交汇的黄昏。”
话音刚落,就见梯田方向飘来一群“霞羽鸟”——羽毛是粉紫渐变的,翅膀扇动时会落下细碎的霞星絮,鸟喙里衔着小小的稻穗,穗粒泛着霞色的光。它们绕着光带飞了两圈,然后朝着梯田的方向飞去,像是在引路。
“来啦来啦!”云星的村长云婆婆站在梯田顶端的石台上,穿着绣满霞羽鸟的粉布衫,手里拄着一根用霞彩稻秆做的拐杖,杖头挂着个小小的霞色铃铛,一动就发出“叮铃”的轻响,像霞星絮碰撞的声音。她身后跟着几个村民,每人怀里都抱着一捧霞彩稻穗,穗粒上沾着细细的雾珠,在霞光下闪着光。
“可把你们盼来咯!”云婆婆拉过林夏的手,掌心带着霞雾的凉,“云星的雾霞梯田,近些年总缺些‘活气’,霞彩稻的甜淡了,霞星絮也少了,你们带的星禾稻,怕是能救这梯田哩!”
林深把蜜虹星禾稻种子递给云婆婆,种子上的金虹与霞紫交织,在霞光下格外亮眼:“这种子掺了辰星的蜜香与云星的霞雾,种在梯田里,能让霞彩稻长出‘蜜虹霞穗’,甜里带着霞的清润,还能引着霞星絮往梯田聚。”
雾霞育稻:凉与甜的共生
接下来的日子,云星的雾霞梯田,成了霞色与蜜香的交融之地。
林深和云婆婆忙着改造梯田——他们在每一层梯田的边缘,种上“引霞花”,花开花落时会释放霞雾,把梯田裹在朦胧的粉紫里,让霞彩稻能更好地吸收星空的霞光;在梯田的水源处挖了“霞星池”,池里盛满了云星的“雾霞水”,水里泡着霞星絮,池面映着粉紫的星空,像把云星的霞都融在了池里。
“雾霞水是梯田的魂。”云婆婆用木勺舀起一勺池水,水顺着勺沿流下,化作细细的霞色光丝,“掺了霞星絮的水,浇在稻苗上,稻穗会跟着霞光变甜,黄昏时最浓,能甜到心里去。”她往池里撒了一把蜜虹星禾稻种子,种子落在霞雾水里,立刻吸饱了霞气,冒出的绿芽尖上,竟顶着颗小小的霞色稻穗雏形。
林夏则带着云星的孩子们收集“霞雾珠”——每天清晨,雾霞会在稻叶上凝结成透明的珠子,珠子里裹着霞星絮的光尘。孩子们用竹片把雾霞珠刮下来,放进霞色的陶罐里,然后掺进梯田的肥料里,“这样稻苗能吸到霞雾的凉,结出的稻穗,甜而不腻,还带着雾的清润。”
“你看这颗雾霞珠,”林夏举起一颗裹着金虹光的珠子,“里面掺了辰星的蜜虹露,浇在稻苗上,霞彩稻的穗粒里,会同时藏着蜜的暖与霞的凉,像把两颗星球的甜,都装进了稻穗里。”
阿澈和绒绒成了“霞雾向导”。阿澈提着霞星池的水,跟着绒绒在梯田里穿梭——绒绒的鼻子能嗅出哪株稻苗缺了霞雾,它停下来用爪子扒扒泥土,阿澈就把掺了霞雾珠的霞水浇在稻苗根部。有一次,绒绒在梯田深处的“霞雾洞”里,发现了一株“霞心草”——草叶是粉紫的,叶尖挂着颗大大的霞雾珠,珠子里裹着一颗完整的霞星絮。它叼着草叶跑到梯田中央,霞雾珠落在稻苗上,瞬间在梯田里掀起一阵小小的霞雾,雾中飘着金虹与粉紫的光尘,霞彩稻的穗粒立刻变得饱满,甜香混着霞雾的清润,漫满了整个梯田。
霞夜守望:星光下的清甜
夜里的雾霞梯田,是霞色与星光的盛宴。
林深和云婆婆坐在梯田顶端的石台上,望着粉紫的星空与层层叠叠的稻浪交织,空气中的甜带着霞雾的凉,像含了颗冰镇的蜜糖。云婆婆掏出一个“霞笛”,笛身是用霞彩稻秆做的,她轻轻吹响笛子,笛声带着霞雾的清润,飘向星空——星空中的霞星絮竟跟着笛声的节奏飘落,像一场粉紫的雪,落在梯田里,让稻苗的霞色更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