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蒙洪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一"字。

粉笔这东西,当然出自商城之中,蒙洪为了教学,这两天可是花了不少功夫练习用粉笔写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蒙洪的功底也不错,练习两日,写出来的字堪堪让他自己满意。

黑夜里,烛火照亮了黑板上的字迹。

孩子们不明所以的看着黑板上这一根横躺着的小棍模样的东西,瞪着眼睛等待蒙洪给他们解惑。

哦,家里的大人说了,要叫先生。

转身,将粉笔小心的放在讲台上,蒙洪才开口道:"今天,我给大家教的第一个字就是一字。"

孩子们顿时有些坐不住了,左右张望着看其他人的反应,甚至有个别活跃的孩子低声和旁边的人交流了起来:"这就是一吗?这就是一根细细的小棍儿啊。"

"哎,这写字不难啊,你看,我都会写了。"

……

学堂外的大人们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有人从窗户探头探脑的张望,看到黑板上的"一"字,结合自己听到的,惊喜的叫道:"哎,哎,这个一字我也会写啦,看来我也能读书,只是以前没有机会啊,说不定我去读书,比镇上的田秀才还要厉害呢。"

说着,他还拿起一根小棍在地上歪歪扭扭的划拉起来。

其他人见状,也嬉笑着打趣起来。

蒋洪瑞听见学堂内外开始变得嘈杂起来,眉头皱起,目光扫视众人,一声低喝:"谁再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老子一耳屎扇你,看把你们能的,有那本事,你在这儿干什么?"

众人闻言,学堂内外尽皆噤声。

蒋洪瑞是上过学的,明白识字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蒙洪从"一"开始教学,理所应当,反倒是村民们肤浅了。

做学问,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

蒙洪不管外界的干扰,继续讲道:"一是我们最常用的字,可以表示一个、一次、一碗,也表示同一,比如一色、统一、整齐划一,也有人以此作为姓氏。"

"一夜代表独一无二,意味着孤独、特殊、纯粹和专一,甚至强调唯一的独特性。"

"在古人的认知中,一代表着万事万物的初始和根源,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同时,一代表了着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统一和团结的重要性,比如说人心一,泰山移,就是说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算是大山也能搬走。"

"一字涵盖了唯一、初始、整体、团结、专一等多层意思。"

蒙洪越说越多,将他对"一"的理解和见解逐条的说了出来。

随着时间过去,小石村一起听蒙洪讲课的人出现了不同的反应。

有的听着晦涩难懂的词汇,开始发呆、出神,有的挠头打哈欠。

甚至有的人起身搬起小凳子走到更远的地方,与同样听不下去的人一起聊天打屁。

当然,也有人听的频频点头。

其中,老村长更是感同身受。

蒋洪瑞早年是读过书的,活了几十年,人生经验何其丰富,对照蒙洪所讲,领悟颇深。

学堂里的孩子们则是瞪大眼睛看着蒙洪,努力记住先生说的话。

家里大人可是说了,先生每天教的东西都要好好学,如果不认真,在课堂上打瞌睡,回家来就是棍棒伺候。

蒙洪讲了一阵,让孩子们在各自的石板上练习了一会"一"的写法。

一,看似简单,写起来只有一道短痕,但是,对于一些从未写过字的人而言,想要写得好看就有些难了。

孩子们感觉用来写字的毛笔,一点都不听自己的使唤,写出来的一字歪歪扭扭,就像一根根"锄蒜儿"在石板上一样。

孩子们刚学写字,还用不上毛笔和纸张这些金贵的东西,而且,小石村的条件也不允许。

练习写字的毛笔是蒙小华给大家出的主意,用细竹管做笔杆,芦苇花做的笔毛,沾水在石板上书写练字。

这样的毛笔虽然很简陋,但暂时用着也不错。

蒙小华问过蒙洪,镇上的书铺中,最便宜的一根毛笔就要一百五十文,村里人哪里舍得花这个钱。

于是,芦苇花版本的毛笔就诞生了。

练习了一阵,蒙洪让孩子们停下,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二"字。

按照惯例,蒙洪又开始讲解"二"字的寓意。

"二,作为最基本的计数单位,和一一样,代表着第二,稍次的,也代表两样,不专一,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心,另外,也有一些人将其作为姓氏。"

"二代表阴阳,象征了对立和统一,阴阳平衡时万物和谐共生的基础。二也是成双成对的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二也表示了对立,比如天地、男女、是非等等,同时意味着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我们明白世间的复杂。"

说完,蒙洪并没有停下让孩子们练习,而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三'字。

"今天我们学三个字,第三个字就是三,三的运用上,与一和二大体相同,但是又有所不同,比如我们说三思而后行,不是让你想三遍,而是说再三、多次、反复的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