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 > 第201章 工坊再招人(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刚刚打完招呼,蒋洪瑞不由吐槽道:"华儿,你可有好久不到我老头子这里来了,怎么,现在觉得我这把老骨头没用了,看都不想看见我了。"

蒙小华闻言,哪里不知道老村长这是在故意拿架子,赶忙满脸堆笑赔不是:"村长爷爷,您也知道我最近家里的事情多,一直忙着,就没有腾出时间来看望您,你大人有大量,就不要和我一个晚辈计较,多多见谅。"

蒋洪瑞闻言,依然有些不悦的道:"唉,你现在出息了,在神龙坡上立下偌大的家业,看不起我们这些老头子是应该的,我这把老骨头也确实没什么用,不值当你单独跑来看我。"

蒙小华没办法,只能陪笑捧道:"老村长,看您说的哪里话,在咱们小石村里,谁不尊敬您老,村子里有事都得您老出面,这不,你看我一遇到难处,就巴巴的来求村长您做主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蒙家要在小石村立足,势必要和村里的人搞好关系,蒋洪瑞在其中起的作用就非常重要。

而且,自从蒙小华离开潘家以后,蒋洪瑞就对她多方照顾,此时给老头子提供一点情绪价值,貌似也不是什么不可取的事情。

听到蒙小华的话,蒋洪瑞脸上露出了几分得意,笑着说道:"呵呵,你这丫头嘴是真甜,你现在家里这么多人,有什么能难倒你的,有啥事你不妨直说,老头子我帮你参详参详。"

蒙小华见老村长的神色,清楚他心里的那点芥蒂算是打开了,于是说出了此行的目的:"村长,刚刚唐家三公子来了,他说我们作坊做的葛根粉打开了销路,现在需要扩大规模。所以,我打算从村里再雇些人去帮我做工。您看,这村里的人你是最熟悉的,我不就得来找您老帮我把把脉,看工坊雇哪些比较合适。"

蒋洪瑞闻言,顿时惊喜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连声问道:"你的工坊要雇人了?雇多少人,到时候工钱和其他人一样吗?"

蒙小华等蒋洪瑞问完,连忙回道:"老村长,实话给你说,这次雇的人主要还是做葛根粉,做同样的事情,拿的工钱肯定是一样,包括一年两季的工装,也一起提供,按照我的计划,这次想再雇十个人,村长您看有哪些人合适,都可以来找我签契书。"

不曾想,老村长听了蒙小华的话,却是满脸的疑惑,问道:"华儿,你别怪我人老话多,我听说你另外两个工坊也完工了,你只雇十个人?十个人能干什么?"

蒙小华苦笑解释道:"村长爷爷,怪我没有给您解释清楚,我和唐家新建的两个工坊,因为要考虑保密,并不打算雇佣其他人去做工,而是由我们两家的下人负责生产,我从村里雇的这十个人,是葛根粉工坊准备扩大规模需要的。"

蒋洪瑞闻言一脸的失望,皱着老脸对蒙小华道:"华儿啊,现在咱们村子谁不想去你的工坊里做工,十个人确实太少了,都不够村里人分,我也不好安排呀,要不,你看在我这张老脸的面子上,再给多雇几个人?我也好向村里人交待。"

现在蒙家的工坊和刚开始的时候可不一样。

以前工坊招人,村民们不愿意让家里的女人们去抛头露面做工,只有赵婶儿和冯婶儿少数人愿意去做工。

可现在谁都知道蒙家的工坊待遇好,一年还给发两季的工作装,这就意味着每年就有四套新衣服穿,这是谁家都没有的好事。

况且,村里第一批在葛根粉工坊做工的人,每个月将实实在在的工钱拿回家,比家里的爷们儿还要挣得多,在家里说话的底气都足了。

这些事情村里人都看在眼里,就没有人不想去蒙家的工坊上工的。

只是蒙家工坊一直没有再招人,后来又买了几十个下人回来,以至于村里人都以为蒙家工坊不会在雇村民去工坊做工。

村里人在羡慕赵婶儿和冯婶儿她们之余,又无比后悔自己当时没有把握住机会。

所以,老村长说蒙小华的工坊只雇十个人不够村里人分,绝对是事实。

毕竟,去外面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活计,离家近,还挣得多。

关键是这可是长期的收益,比外面干一天算一天的零工划算多了。

蒙小华听了蒋洪瑞的话,并没有立即拒绝,而是低头想了想,这才道:"村长爷爷,我最多只能雇十五个人,这十五个人,就请你帮我决定由谁去,可好?"

她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有所考虑的。

一来,村子里多雇五个人,算是给老村长一个面子,多几个人干活,工坊的运转也能更顺畅一些。

二来,将决定谁去谁不去的事情甩给老村长,无异将村里人的怨言丢给了老村长,对她自己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

毕竟,这一段时间老蒙家发展太快了,虽然也带着村民们得到了一些好处,但更多的却是眼红。

所以,能够将自己从中摘出来,多雇五个人而已,完全是小事一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