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这些,皇帝一刻也不愿耽搁,便匆匆往天牢赶去。天牢中,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的味道,凌峰和云瑶被关在相邻的牢房内,两人受尽了严刑拷打,却始终未曾屈服。
云瑶原本娇美的面容此刻满是憔悴,身上的衣衫也被鞭子抽打得破破烂烂,血迹斑斑,但她的眼神依旧坚定,心中坚信着皇帝终会查明真相。凌峰更是一身的伤,却强撑着身子,不断安慰着云瑶,让她不要放弃希望。
就在这时,牢门传来一阵开锁的声响,皇帝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看到皇帝亲自前来,凌峰和云瑶先是一愣,随后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
皇帝快步走到牢房前,看着两人这般模样,眼眶泛红,满是愧疚地说道:“凌峰、云瑶,是朕不好,朕不该轻信那些谣言,让你们受了这般委屈,朕今日特来向你们赔罪,现在就放你们出去。”
说着,便命人打开牢门,亲自扶起凌峰和云瑶。
凌峰忍着伤痛,赶忙跪下,说道:“陛下,您莫要如此说,臣等知道陛下也是被奸人蒙蔽了,陛下能查明真相,还臣等清白,臣等感激不尽,又怎会怪罪陛下呢。”
云瑶也在一旁附和着,眼中含泪,却带着一丝欣慰:“陛下,只要您安好,国家太平,臣妾受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皇帝将两人扶起,动容地说道:“你们的忠心和大义,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经此一事,朕也看清了不少人的真面目,往后,朕定不会再让你们受这般委屈了。”
随后,皇帝便安排了御医为凌峰和云瑶诊治,又让人准备了热水、干净的衣物和精致的膳食,让他们好好调养身子。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皇宫和京城,众人都为凌峰和云瑶的沉冤得雪而感到高兴,同时也对那些妄图阴谋陷害的大臣们的下场拍手称快。后宫的妃子们,有的真心为云瑶感到庆幸,有的则暗自懊恼,后悔之前还跟着落井下石,如今只盼着云瑶不要记恨才好。
而朝中那些正直的大臣们,更是纷纷进宫向皇帝进言,夸赞皇帝英明,能够及时查明真相,还朝堂一片清明。皇帝也借此机会,对朝堂进行了一番整顿,将那些平日里与李大人等人走得近,品行不端的官员或贬谪或革职,又提拔了一批年轻有为之士,朝堂的风气顿时焕然一新。
凌峰和云瑶经过几日的调养,身子渐渐恢复了过来。皇帝对他们愈发信任,时常召他们进宫商议国事,后宫之事也多交由云瑶打理,凌峰则继续统领着京城的部分军队,守护皇宫的安危。
宫廷内的斗争,因为这次事件暂时平息了下来,可众人都知道,这宫廷之中,波谲云诡,往后的日子里,不知还会有怎样的风云变幻在等待着他们。但此刻,凌峰和云瑶只想着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平静,继续为皇帝分忧,为这天下的太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宫中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热闹。云瑶时常在后宫中组织一些宴会,邀请各位妃子一同赏花品茶,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后宫中也少了许多勾心斗角的纷争。
凌峰则加强了对军队的训练,他深知,只有军队强大,才能保家卫国,抵御外敌,让国家长治久安。他时常亲自下场,指导士兵们的武艺,士兵们见将军如此尽心尽力,也都练得格外起劲,整个京城的军队士气高昂。
皇帝看着后宫和睦,军队强盛,心中甚是欣慰。可就在这时,边疆又传来了一些消息,说周边的一些小部落似乎有异动,隐隐有着联合起来的趋势,不知是何意图。这消息,又让平静的宫廷泛起了一丝涟漪,皇帝赶忙召集凌峰和一众大臣进宫商议对策,一场关乎国家边疆安稳的谋划,即将拉开帷幕……
在商议的过程中,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出兵威慑,有的觉得应当先派使者去探查情况,凌峰则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臣以为,当下情况不明,贸然出兵不妥,可只派使者又怕得不到准确消息,不如先让臣带领一支精锐小队,悄悄潜入那几个部落附近,暗中观察他们的动向,再做定夺。”
皇帝听了凌峰的建议,觉得甚为妥当,便点头同意,嘱咐他一定要小心行事,切莫打草惊蛇。
凌峰领命后,便回去挑选精锐士兵,准备即刻出发。云瑶得知此事后,虽心中担忧,但也明白这是凌峰的职责所在,她默默地为凌峰准备行囊,将自己亲手做的一些护符之类的物件放进去,希望能保佑凌峰平安归来。
临行前,云瑶紧紧握住凌峰的手,眼中满是不舍,叮嘱道:“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在宫中等你。”
凌峰看着云瑶,温柔地笑了笑,说道:“放心吧,我定会平安归来,你在宫中也要照顾好自己。”
说罢,便带着小队踏上了前往边疆的路途。他们一路昼伏夜出,避开旁人的视线,终于来到了那几个部落附近的山林中隐藏起来,开始密切观察着部落里的一举一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