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大人带着签好字的和平协议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时,消息也如长了翅膀一般,提前传入了宫中。
宫中顿时一片欢腾,太监、宫女们奔走相告,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御花园里,平日里安静的角落此刻也充满了欢声笑语,就连一向严肃的老嬷嬷们,嘴角也忍不住上扬,眼中满是欣慰。
皇帝得知消息后,龙颜大悦,当即下令在宫中设宴,犒赏此次参与谈判的使者团众人,同时也让整个宫廷一同庆贺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柳婉清更是激动得眼眶泛红,她看着那热闹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回想起自己一路在宫中的种种经历,从最初小心翼翼地应对各种宫斗阴谋,到后来为了边境战事忧心忡忡,努力劝说皇帝寻求和平,这一路走来,实在是太过不易。而如今,和平的曙光终于降临,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设宴那日,宫廷里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大殿内,歌舞升平,佳肴美酒摆满了一桌又一桌。皇帝端坐在龙椅上,脸上满是笑意,他先是夸赞了苏大人等人的功劳,赏赐了诸多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
苏大人等人跪地谢恩,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不过是尽了分内之事,能换来这和平,是陛下的恩泽,也是我朝上下一心的期盼啊。”
随后,皇帝的目光落到了柳婉清身上,他笑着说道:“此次能促成和平,柳婉清你功不可没,若不是你多次苦劝朕,朕怕是还在执着于武力解决,险些酿成大错啊。”
柳婉清赶忙起身,盈盈下拜:“陛下谬赞了,臣妾不过是不忍见百姓受苦,幸得陛下英明,愿意听从这等谏言,方才有了如今的好结果。”
皇帝一挥手,吩咐身边的太监:“传朕旨意,赏赐柳婉清玉如意一对,锦绣华服数套,再晋位份,封为婉贵妃,以彰其功。”
柳婉清再次谢恩,此刻她在宫中的地位无疑更加稳固了。周围的妃嫔们虽有羡慕嫉妒之色,但也都纷纷上前祝贺,毕竟如今这和平的氛围下,谁也不想做出不合时宜的举动。
而在宫外,消息传开后,百姓们更是欢呼雀跃。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纷纷涌上街头,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那热闹的场景仿佛过年一般。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老人们则激动得热泪盈眶,嘴里念叨着:“终于太平了,终于不用担惊受怕了呀。”
边境之地,那些原本惶惶不可终日的百姓们得知和平的消息后,也开始陆续返回自己的家园。他们看着那被战火破坏的房屋、田地,虽心中满是酸楚,但眼中又燃起了重建家园的希望之火。士兵们也收起了兵器,开始帮忙清理废墟,协助百姓们修缮房屋,搬运物资,大家齐心协力,要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边境互市的开放,两边的交流日益频繁。大渝朝的商人们带着精美的丝绸、细腻的瓷器、醇香的茶叶等货物前往互市,而敌军那边的商人则带来了膘肥体壮的良马、柔软暖和的皮毛以及各种独特的手工艺品。边境的小镇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不同的语言、服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柳婉清时常会让宫女去宫外采买一些边境互市上的新奇玩意儿,她看着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物品,仿佛看到了和平带来的美好在一点点地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
皇帝也越发重视边境的发展,他选派了能干的官员前往边境,负责管理互市、协调两边关系等事务,确保和平协议能够切实执行,让边境地区长治久安。
然而,就在这一片祥和欢乐的氛围中,也并非全然没有隐患。宫廷之中,一些原本依附于被打入冷宫的贵妃的势力,见柳婉清如今越发得宠,心中愤恨不已,暗暗谋划着要给她使绊子。而边境那边,虽然大的战事平息了,但仍有一些小股的流寇,趁着局势初定,在边境地区时不时地劫掠过往商队,扰乱治安。
柳婉清察觉到了宫中那潜藏的暗流,她深知不能被这表面的和平冲昏了头脑,依旧保持着警醒。她一方面叮嘱身边的宫女太监小心行事,注意防范,另一方面,她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那些暗中搞小动作之人的证据,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将隐患彻底清除。
对于边境的流寇问题,皇帝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商议后,决定派遣一支精锐的边防军,专门负责剿灭流寇,维护边境的商贸秩序。这支军队的将领是个年轻有为的校尉,名叫林骁,他武艺高强,且颇有谋略,领命后便立刻带着士兵们奔赴边境,展开了一场剿匪行动。
林骁带着士兵们先是深入调查流寇的出没规律和藏身之处,他们乔装成普通百姓,在边境的山林、小道附近暗中观察,经过多日的侦查,终于摸清了几股流寇的底细。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林骁率领着士兵们悄悄摸到了流寇的一处营地。随着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神兵天降,迅速包围了营地,与流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流寇们起初还负隅顽抗,但面对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很快就败下阵来,或被擒获,或四散逃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