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某个看似平常的午后,当周姐夫和李姐正在图书馆安静地复习时,小i那清脆的声音突然在他们的智能手环中响起:“一位平日里欺男霸女、穷凶极恶的恶霸,末日突然落水,而他不会游泳,你擅长游泳,此时你是会选择出手相救,还是与众人一起拍手叫好?”这个问题,瞬间打破了图书馆的宁静,周围同学开始小声议论。
同学A皱着眉头说:“这恶霸平日里作恶多端,实在让人痛恨,大家拍手叫好也情有可原。但我觉得咱们共享区一直倡导善良与包容,要是没人救他,他就这么死了,那我们和他又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会救他,不过救上来后,还是要让他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周姐夫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我赞同救人。生命是宝贵且平等的,不能因为他曾经的过错就放弃他。我们共享模式的核心之一就是给予每个人改变的机会。把他救上来,是给了他重新做人的契机,也彰显我们共享区的胸怀。而且,这一行为或许能感化他,即便不能,也能让周围人看到善良的力量,强化我们社区的正面价值观。”
又有一次,在课堂上,小i冷不丁地提问:“对于一位平日里遵纪守法的社员,某日因为一件小事,他违反了法律,若你是法官你是否给他定罪?”同学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作答。
同学B扶了扶眼镜,率先发言:“法律就是法律,不管是谁,犯了法就得承担后果。要是因为他平时表现好就不定罪,那法律还有什么用?以后大家都可能会心存侥幸。不过可以在量刑的时候适当考虑他平时的情况,稍微从轻处罚。”
李姐紧接着说道:“完全同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我们不能因为个人情感或过往印象就破坏法律的严肃性。但法律的目的不仅是惩罚,还有教育和引导。从轻处罚既体现法律的公正,也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也符合我们共享区帮助社员成长的理念。 ”
还有一次,当社区面临物资分配的艰难抉择时,小i出题:“当社区某一稀缺物资紧张,而在科研中心某一关乎人类整体的重大项目急需这批物资,这一物资全球都处于稀缺状态!此时社区医院打来电话,一位老人急需这一仅有的稀缺物资抢救生命时,你会如何处理这批物资的分配?”这个问题,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每一位竞选者的心头。
同学C面露难色,缓缓说道:“这太难选了!但从大局看,科研项目关乎全人类的未来,也许能带来突破性的成果,拯救更多人。所以我觉得应该优先给科研项目。”
周姐夫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这确实是个两难的抉择。不过我认为还是要先救老人,生命至上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老人的生命此刻就在眼前,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逝去。同时,我们要立刻组织力量,与科研团队一起寻找其他解决办法,比如联系其他地区的合作伙伴,看能否紧急调配物资,或者加快研发替代方案,最大程度降低对科研项目的影响。这样既能挽救生命,也能保障科研项目的推进,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李姐紧接着补充:“周姐夫说得对。我们共享区一直强调关爱每一个人,老人的生命不能被忽视。但科研项目也同样重要,所以后续的弥补措施必不可少。我们可以成立专项小组,全力协调资源,争取让双方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这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共享区整体发展的负责。”
在这次课后讨论中,教室里弥漫着浓厚的思索气息。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金黄的光影,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充满深度的讨论轻声伴奏。
周姐夫目光如炬,坚定地凝视着李姐,说道:“李姐,我们在共享模式的滋养下不断成长,如今更应反哺这片沃土。我们要为共享区的发展倾尽全力,让这种美好的模式像春风一样,吹遍每一个角落,惠及更多的人。成为共享模式的推动者和传播者,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李姐重重地点头,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热忱:“没错,周姐夫。我们不仅要让共享区的产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更要让共享的理念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更多的人亲身感受到共享带来的美好与改变,这不仅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一生都要坚守的责任。”
他们的话语,如同激昂的乐章,在教室里回荡。窗外的阳光愈发灿烂,微风轻轻拂动窗帘,仿佛在为他们的壮志豪情欢呼喝彩。他们深知,在共享模式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未来或许荆棘丛生,但只要怀揣信念,携手共进,终能书写属于自己,也属于整个共享区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