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希望家园 > 第123章 星辰之下的守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不禁好奇,问道:“为什么要测算未来可能进入内太阳系的奥尔特彗星轨迹呢?”小i眨了眨虚拟界面上灵动的大眼睛,解释道:“我们的太阳系星际物流飞船,此刻正在执行开采柯伊伯带小行星陨石的任务。这些突然闯入内太阳系的彗星,可能与物流飞船发生碰撞,对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和资源开采运输任务构成严重威胁。测算彗星轨迹,便能提前预测风险,及时调整飞船航线。”

这时,同行的一位同学举手提问:“柯伊伯带距离月球有多远?”小i迅速调出数据,在我们的3D虚拟操作界面上展示出一条蜿蜒的星际路线,耐心解答:“柯伊伯带处于太阳系边缘,距离月球平均约30至55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换算过来,大概是数十亿公里。”

又有同学紧接着追问:“距离如此遥远,如何与飞船上的宇航员保持沟通呢?”小i的界面上瞬间浮现出一个动态的星际通信模型,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解:“这就得依靠我们的暗能量量子通信系统啦!在介绍它之前,得先讲讲传统通信的局限。常规的电磁波通信,虽然在地球和近地轨道通信中表现出色,但在星际长距离传输时,信号会因星际尘埃、等离子体的吸收与散射而衰减,就好比声音在嘈杂环境中逐渐变弱,甚至消失。”

“而暗能量,作为宇宙中一种神秘的能量形式,占据了宇宙总能量密度的约68%。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掌握了利用暗能量携带信息的技术。月球基地的暗能量发射装置,运用特殊的调制技术,将信息编码到暗能量的量子态上。量子态具有叠加和纠缠的特性,就像同时拥有多种状态的神奇密码锁,极大提升了信息的传输容量与安全性。”

当暗能量信号从月球基地发射后,它能够穿透星际间的各种物质,跨越浩瀚的宇宙空间。因为暗能量几乎不与普通物质相互作用,这就避免了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物质干扰而产生的衰减和失真,实现超距离的稳定传输。

在柯伊伯带的星际物流飞船上,配备了专门的暗能量接收和解码设备。这些设备可以精准捕捉到暗能量信号,并通过复杂的算法将量子态携带的信息还原出来,从而实现与宇航员的实时通讯。与此同时,飞船上的各类传感器收集到的运行数据、宇航员的生理参数等信息,也能以同样的方式反馈回月球基地,让我们对飞船的状况了如指掌。

听完小i的讲解,我们对这项前沿科技惊叹不已,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月球基地的科技魅力与探索宇宙的坚定决心。

就在这时,一位天文学家的宇宙模型操控界面上骤然爆发出刺目的红光,尖锐的警报声瞬间划破观测站的寂静,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入每个人的心底。我们闻声望去,只见他的瞳孔在全息投影前剧烈收缩,脸上满是惊恐,忍不住惊呼道:“暗能量潮汐异常!”

他猛地站起身,座椅与金属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他的声音因愤怒和紧张而微微颤抖:“美加帝国的引力波发生器正在制造人工黑洞效应!这怎么可能?!难道真是他们真的搞出来了!?”

几乎在同一瞬间,小i的全息影像迅速切换,火星基地的实时画面呈现在众人眼前:巨型船坞内,漆着美加帝国金鹰徽记的“尼米兹”级星际战列舰缓缓升起,舰身上密密麻麻的能量炮口闪烁着幽蓝光芒,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更令人震撼的是,两艘长达三公里的“利维坦”级空间站正将暗红色的能量束注入太空,所过之处,虚空被撕开一道道扭曲的裂缝,如同狰狞的巨兽在肆意咆哮。

观测舱的全息投影瞬间被猩红警报覆盖,暗能量潮汐图剧烈扭曲,像是被无形的巨手疯狂撕扯的蜘蛛网。观测站的天文学家们吓得脸色煞白,额头布满汗珠,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就在这时,基地的资深指挥官的投影出现在众人身旁,他轻轻拍了拍一位神色慌张的天文学家,嘴角扬起一抹轻蔑的笑:“看把你们吓得,别怕,帝国舰队这是来找死的节奏呢。”

“可是指挥官,他们启动了空间折叠引擎!”天文学家猛地扯下神经接口,光学镜片上映出月球背面的跃迁光斑,他的声音带着绝望的颤抖,“利维坦正在撕裂卡西尼撞击坑的量子锚点!一旦成功,后果不堪设想!”

指挥官不慌不忙地调出地球地核实时运动的3D图像,天文学家们看着图像,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此时,小i的全息投影在震颤中切换成战术界面,机械音中裹挟着电磁风暴的杂音:“检测到敌方‘反物质鱼雷’编队,预计42分钟接触护盾。广寒宫市能源分配已转为战时模式。”

我们被智能飞行器按预定轨道迅速送往安全室。进入安全室的刹那,手腕上的智能手环突然弹出3D战场投影。月背那些原本反射阳光的六边形太阳能板,此刻泛着幽蓝光芒,纳米薄膜重组时发出的嗡鸣声仿佛能穿透防爆门,在安全室内引起阵阵共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