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救灾之事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可甄嬛在宫中的日子却愈发艰难。
“小主,如今这宫中的气氛越发诡异,您可得小心啊。”我忧心忡忡地对甄嬛说道。我神色紧张,目光中满是担忧,双手不自觉地绞着手中的帕子,“自从江南救灾之事后,宫中的各方势力似乎都对您虎视眈眈,稍有不慎,恐怕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今这形势,真真是让人提心吊胆,那些人指不定在背后谋划着什么阴谋诡计来对付您呢。而且,这几日我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监视咱们的一举一动,小主您出门的时候千万要小心。”
甄嬛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警惕:“我自是知晓,这平静之下怕是暗潮汹涌。”甄嬛坐在榻上,手中拿着一本书,却无心翻阅,眉头微微皱起,“但越是如此,我们越要沉着应对,切不可自乱阵脚。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无非是想趁此机会将我拉下马,可我甄嬛岂会轻易让他们得逞。只是这宫中人心难测,我们不得不防。”
果不其然,那些曾在救灾之事上与甄嬛意见相左的大臣们,开始在皇上面前进谗言。
“皇上,甄嬛在救灾过程中虽有微功,但其手段强硬,引得不少地方官员心生不满。”一位大臣说道。这位大臣躬身行礼,脸上带着一丝阴险的笑容,“她在处理救灾事务时,全然不顾地方官员的意见,独断专行,导致一些地方的救灾工作出现混乱,百姓怨声载道。而且,她在物资调配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未能做到公平公正,使得一些地区受灾严重却得不到及时救助。不仅如此,她还擅自决定一些重大事项,根本不把朝廷的规矩放在眼里,这样的行为实在是目无尊上。”
“而且,她在调配物资时,似乎有偏袒自家亲族之嫌。”另一位大臣附和道。他也连忙上前,拱手说道,“皇上,此事不可不察,若任由其发展,恐怕会危及朝廷的纲纪。据臣所知,甄嬛的母家在此次救灾中获得了大量的物资和好处,这其中定有猫腻。臣等担心长此以往,会让朝廷的公信力受损,百姓对皇上的信任也会大打折扣啊。更有甚者,甄嬛在救灾过程中与一些地方豪强勾结,为自己谋取私利,其心可诛啊,皇上。”
皇上听了这些话,心中对甄嬛产生了一丝疑虑。
“甄嬛,此事你如何解释?”皇上在朝堂上质问甄嬛。皇上的脸色阴沉,目光中透着怀疑和不满,“朕一直对你信任有加,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朕给了你权力去处理救灾之事,可若你真的如他们所说,有失偏颇,朕也绝不会姑息。朕治理天下,靠的是公正严明,若有人胆敢徇私舞弊,朕定不轻饶。”
甄嬛跪地,神色从容:“皇上,臣妾所作所为皆为救灾大局,绝无私心。那些所谓的偏袒亲族,纯属子虚乌有。臣妾一心只为百姓着想,在紧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以确保救灾物资能够迅速、有效地发放到灾民手中。至于地方官员的不满,或许是臣妾在执行过程中沟通不够,但绝无故意为难之意。臣妾深知救灾之事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和疏忽,还望皇上明察。臣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灾区百姓尽快脱离苦海,重建家园。”甄嬛的声音坚定而清晰,眼神中充满了诚恳。
尽管甄嬛极力辩解,皇上的态度却依旧冷淡。
与此同时,宫中的嫔妃们也趁机落井下石。
“哼,甄嬛以为自己救了灾就能无法无天了,这下可惹出麻烦了吧。”一位嫔妃冷笑道。这位嫔妃坐在自己的宫中,对着身边的宫女们说道,脸上满是得意之色,“她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看她这次怎么翻身。救灾之事本就复杂,她却非要逞强,如今被大臣们弹劾,也是她自找的。我看啊,她就是野心太大,想要借此机会在宫中树立更高的威望,可惜啊,聪明反被聪明误。说不定皇上会因此对她彻底失望,将她打入冷宫,那才叫大快人心呢。”
“就是,看她这次怎么收场。”另一位嫔妃附和着。她也跟着一起嘲笑甄嬛,眼中满是嫉妒和怨恨,“我们就等着看她的笑话吧。平日里她在宫中趾高气昂,如今也该让她尝尝苦头了。说不定皇上会因此对她彻底失望,将她打入冷宫,那才叫大快人心呢。她以为自己有点功劳就可以目中无人,这次看她还怎么嚣张。”
甄嬛深知自己处境艰难,决定主动出击。
“你去暗中调查,看看是谁在背后捣鬼,故意抹黑我。”甄嬛吩咐身边的亲信。甄嬛的眼神坚定,语气严肃,“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不能让他们得逞。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我都要找出幕后黑手,还自己一个清白。此事关乎我的声誉和地位,更关系到我在宫中的未来,绝不能有丝毫马虎。记住,行动要隐秘,不能让对方察觉。一旦有了线索,立刻向我汇报。”
经过一番探查,发现竟是皇后在背后操纵着这一切。
“小主,是皇后指使那些大臣和嫔妃诬陷您。”亲信回禀道。亲信一脸愤怒,“皇后为了打压您,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她利用自己在宫中的势力,勾结大臣,买通嫔妃,布下了这个局,就是想让您在皇上面前失宠。而且,皇后还派人在宫中散布各种谣言,试图破坏您的名声,让众人对您产生误解和怀疑。皇后心思缜密,手段狠毒,小主您一定要小心应对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