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甲卫班师回朝时,殷郊正在姜文卿宫中下棋,听闻母亲回到朝歌,殷郊眼神飘浮不定,坐立难安。
姜文卿笑了,“快去吧,这棋下次再下也无妨。”
殷郊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而姜文卿仍旧坐在原处,他有些想笑,郊儿已经长大了,怎么还这副毛毛躁躁的样子。
他忍不住想,等再过几个月他便二十了,已经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了。
思及此,姜文卿写下一封信,让人送往东地,打算召姜氏旁支的女子姜姮入朝歌,刚好哥哥姜桓楚也在朝歌做客,他打算趁着这个时间,为殷郊议亲,为他选一位王妃。
殷郊兴冲冲地赶了过去,上次他在登基大典上惹了母亲生气,被她斥责后自己有些委屈,于是赌气没与父亲一起上前相送,但待在朝歌这些日子,他愈发思念母亲,加上父亲一直从旁劝解,殷郊知道,此事的确是自己不对。
她是王,说一不二的王,自己又怎么能当众置喙她的决定呢。
如今已经不是他们一家三口在封地相依为命的日子了。
殷郊决定去向母亲请罪,他不想在看见母亲冷漠的眼神了,那让他很难受。
殷郊到了地方,正要行礼,却一眼瞥见落座在她身侧的苏怛己,苏怛己美得惊人,即使脸色苍白,也不掩他的绝色姿容。
殷郊不可置信地看向阿霜,“母亲,他是谁?”
母亲的身边并非没有过美人,但都没有名分,宠幸过一次就不会再管了,从来不会妨碍到父亲的地位。
但此时殷郊心中却隐隐生出了危机感,他一眼就看出这个男子对于母亲来说意义非凡。
殷郊认识他,他是冀州苏氏最小的公子苏怛己。苏护和苏全忠都死了,为何苏怛己能活下来,还被母亲带回了朝歌,与她如此亲密。
他应该死在冀州才是。
“这不是你该管的事,殷郊,你未免太没有分寸了。”
阿霜以为自己冷落了殷郊一段时间,他便会知错就改,没想到他还是这个样子。
听见母亲的斥责,殷郊的泪水夺眶而出。
不止是苏怛己,就连旁边站着的两个男子也都是不可多得的美人,一位身着紫衣,十分魅惑,一位身着青衣,清雅至极。
她要抛弃父亲了吗?
殷郊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离开的,总之他一直心神恍惚,几日后,他听到侍从说苏怛己已被册封为了美人,而胡九雉和玉琵琶被封为贵人,三人在摘星楼日夜伺候。
联想到父亲这几日一直黯然神伤,殷郊再也忍不住了,他拦在母亲的必经之路前面,跪在地上,“母亲,请您处死苏怛己!”
他是罪臣之后,却能破例待在母亲身边,朝野上下对此议论纷纷,殷郊不想让别人觉得母亲色令智昏。
阿霜没有理他,她不知道殷郊为什么非要一次次往她的枪口上撞,是想把她气死好早日即位吗,她移开目光,“把他押下去面壁思过吧。”
“是,大王。”
殷郊被押了下去,囚禁在宫中,他困惑迷茫而又不安,母亲难道真的要抛弃父亲了吗?他无法相信母亲会如此绝情,于是辗转难眠。
“吱呀……”
门打开了,他惊喜地看向门口。
看清来人后,他有一些失望,但还是强打着精神问道,“父亲,是母亲让你来的吗?她愿意放我出去了?”
姜文卿逆着光站在门口,殷郊看不清他的神色,他只听到父亲说,“走吧,我接你出去。”
……
“父亲,我不同意这门亲事!”
远道而来的姜姮端坐在那里,淡淡地笑着,挑不出一丝错漏。
但殷郊却十分抗拒,“我死也不会成亲的!”
姜文卿看着他,表情悲伤,似有些不忍,“郊儿,你不该直接冲到你母亲面前让她处死苏怛己的。她是你的母亲不错,可她也是大商的王。”
“换做是旁人如此冒犯她,早就被处死了。郊儿,你被那些老臣影响得太深了,是该成亲收心了,况且你母亲已经同意了,姜姮是个很好的孩子”
“不……我不答应……,我都不认识她,为什么要和她成亲……”殷郊是个幸福的孩子,从小在母父的宠爱中长大,对两人的爱情也耳濡目染,他无法接受自己马上要和一个不认识的人成亲。他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帝王无情。她变了……
看着殷郊这副痛苦的样子,姜姮咬着牙,面上仍淡淡地笑着,心里却在想,要不是为了大王,真当她愿意接近殷郊啊。
有大王这么好的母亲,也不知道殷郊在痛苦纠结些什么,如果大王是她的母亲,她早就笑醒了。
大王招揽天下人才,姜姮早已意动,但自从姜桓楚走后,东地就变得戒备森严,出入不易,她虽然姓姜,但只是不起眼的旁系,若不是她写信自荐,借了殷郊的东风,她哪里有机会来到朝歌,直达宫中。
她站了起来,面上露出一抹悲伤,“族叔,若是殿下对我无意,我走便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