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537章 穿孔带编程控制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原理就是将操作指令转化为物理孔洞阵列,然后通过光电、机械扫描实现设备控制,

虽然原理简单,但要真说起来想要制造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首先就是指令编码,就是在纸带或者金属带上打孔利用孔洞与无孔,的排列组合表示二进制指令,这样一来竟能控制机器,就比如某个孔洞对应的是机床X轴移动10mm,

当光源照射穿孔带,另一侧的光电传感器根据透光状态,就会生成电信号,然后生成的脉冲信号就能驱动继电器或电磁阀,然后就能控制设备动作。

一套流程下来就是传感器反馈通过穿孔带指令匹配,然后执行机构动作,如此形成工作循环。

但其实这种设计难点是很多的。

首先就是材料工艺瓶颈,这个年代主流纸带采用的都是浸蜡纸带,但这种纸带蜡层它不均匀,就很容易导致局部脆化,到时候就容易引发卡顿的现象。

如果是金属带的话成本就太高了,并且冲孔刀具容易磨损,单批次生产后精度即下降。

这还不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还是机电同步的难题,要知道指令下达是需要时间的。

就比如指令在驱动动液压伺服阀的时候,阀芯响应可能需要30ms,但扫描头读取下一指令仅需10ms,这样一来时序就会失配,从而造成动作堆积,导致加工超差。

此外穿孔带编程控制器,其中有很多缺陷。

像是如果要修改的时候,就需要重新制作穿孔带,而像是条汽车生产线程序的变更,就需工程师至少用3天的时间来打孔验证,十分麻烦。

其次就是工厂油污易堵塞孔洞,如果不及时发现,就很容易产生故障,并且没有办法在在震动环境下稳定工作。

最后就是数据容量的不足,单条穿孔带最大长度2米,仅存储约500条指令,如果太复杂的就需要人为手动更换。

当然这些是李枭眼中的不足,毕竟他是拿后世眼光看的,这在这个年代算得上是国际前沿的科技。

而听着李枭提出来的一些建议,也是让章教授越来越激动,主要是李枭的那些建议,太有可实施性了,很可能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