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霍格沃茨:布莱克小姐的成神之路 > 第198章 魔法是需要学习的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8章 魔法是需要学习的么?

尼可·勒梅的话,让希娅整个人都呆愣在了原地,她嘴唇翕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当我们在谈论学习魔法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很早以前,希娅就明白,魔法是唯心的力量,而学习是什么?学习的本质是掌握事物的内在逻辑,是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更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而这些,其实是远离魔法的过程。

由于知道了某件事情,就反而无法以未知为前提去思考了。就比如说,上过正儿八经学校,接受了像模像样的现代化教育的孩子,无论如何也无法以天圆地方作为想象世界的前提。

孩提时期对于世界有着无穷的想象,但随着成长,很少有人还在关心世界上的未知,绝大多数人都在心中形成了既定的经验。

正所谓,对于客观世界了解的越多,内心的世界就越是狭隘。

用正好刚刚在话题中那帕拉塞尔苏斯的理论,就是小宇宙与大宇宙之间的联系一类让人摸不到头脑的东西。

魔法本就是违背常识的力量,一个简单的变形术所能实现的效果,在科学上违背了多少被认为是公理的基本逻辑?认为不该如此时,那魔法就注定会失败。

那要是这么说,孩童是由于身体发育、情绪不稳定等原因不适合用魔法,还是说他们掌握着最强的魔法?那岂不是说,认知有些障碍的精神疾病患者天生就是最强的巫师?

好吧,不得不承认,伏地魔和邓布利多脑子多少都有点……

但绝不是这个逻辑才对。

还是以两位巫师世界至高的力量作为例子,他们的知识储备也是傲视整个巫师社会的,学习,绝不应该起到了反效果。

答案并不复杂,甚至是在希娅思路走到这里时就已经呼之欲出。说到底,希娅对于事物思考的底层逻辑,和巫师,和不论英国法国美国的人,都是不同的。

希娅不知道其他智慧之士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但她很明确的有自己的答案。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希娅自然而然的说出了这样的中文典故。

尼可·勒梅挑了挑眉,很显然,他是懂一些中文的,但或许研究并不太深,所以没有接话。

就是很简单的道理,魔法是源于内心的力量,是混乱的力量,但终究还是人的力量。

是人的施展的奇迹之力,而不是神布下的神迹,人力终究是有限的,做不到无限制的言出法随、心想事成,简单的魔法是改变了某种客观的规则,可那规则不也是没有魔法存在时的规则么?有魔法的情况下,那就是另一套逻辑了。

对比同一个普通巫师个体而言,的确,孩提时的魔法爆发或许就是他这辈子最强的魔法了,换而言之,这就是他所拥有魔法力量的度。然而,用有限的力量去做出超出这份力量很多的事,这不就是人类千万年来傲视所有生灵的看家本领么?

一个普通巫师,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便可以掌握蕴藏于他的魔法力量,但向上走,那就不是学习达到的,当然,更无关于魔法天赋,魔法天赋差异都停留在掌握自身力量这一步的量上了。

再往上,所需的一种悟性。

简而言之,就是能化所学为己身的悟性,这其中也免不了诸如意志坚定、智慧超群、持之以恒等素质和天赋。

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如果只言片语能够说得清,那就不至于如此困难了,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概念来阐述——知见障。

“知见障”,是佛教术语,指由固有的知识、见解、观念所形成的障碍。它认为,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和观念,就像一层滤镜,会扭曲对事物真相的认识。

所说的学习会阻碍魔法,无非也就是停留在了这一步。

所以,学习魔法的最终目的,不是无限地堆积知识,那样只会加厚知见障的墙,而是提炼出一种能够驾驭知识而非被知识驾驭的智慧。

最终穿透概念的迷雾,清晰地、整体地、如其本然地洞察世界——也就是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至高境界。

学习,当然是没有错的,尤其是对于希娅而言,她本人的思维下意识里其实是远离魔法的,不去学习如何使用魔法,她是没办法形成自己的魔法意识。

这点和麻瓜出身的孩子或许有相似之处,优秀的麻瓜出身巫师很容易获得比巫师家庭孩子更好的成绩,但是却极少有能在魔法之路走的远的,至少希娅印象中一个都没有,这不仅仅是因为什么社会资源一类的问题,而是他们对于世界已经有了知见障,很难从魔法角度去突破。

而希娅的认知毫无疑问更加的根深蒂固,若想向上走,不仅是破除学习魔法时的知见障,更是需要破除本来认知中的知见障。

“尼可先生,感谢您的教导!”希娅再次低下了自己的头,对于自己的路,又看清了几分。

“看来你明白了。”尼可·勒梅的嘴角勾了起来:“不论你明白了什么,都不需要再和我复述了,那是独属于你本人的感悟,好好去琢磨吧,那你的答复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