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所、民兵办、国土所、粮站、工商所、计生办..........镇上只要能叫的上名号的单位都来了。
一数吓一跳。
平时这些单位散落在镇上看不出来。
不过一旦全部聚集起来后。
常人看到此情此景一定会心生感叹,想不到一个两万人不到的农业城镇,竟然有十几个国家职能单位的人在吃公粮。
后知后觉。
一个单位再配上一到两个有财政编制的公职,有些需要更多人手的单位还需要额外聘用好多个临时工。
那算下来就是一个不得了的人数。
庞大且臃肿。
这得是一个多大的供养比。
这还不说更上一级的行政机构,它们有着更多分门别类的政府行政单位。
乡民.....苦也是有原因的。
虽然上面三申五令提倡精简机构的精神,也同时规定了一个普通乡镇只允许设立一个综合性办公室。
县官不如县官。
但是乡镇在实际运行中,会根据本地市级政府的考核要求与自身的实际需求,会设立承担不同职能的站所。
上面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历史遗留问题。
无为之治和有为之治不能两全。
这也是自古皇权不下乡的根本原因,亦是因为财政人员、人力、物力、武力,这些客观的因素不允许下到基层。
更多的还是统治基石不同。
地主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