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可盐可甜美人穿 > 第56章 国宴迷药案·囚徒困境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章 国宴迷药案·囚徒困境Ⅱ

让我猜猜,你是为了什么帮你背后那人?

为钱?为利?

司姑姑孤身一人在宫中,自然心性高洁,看不上那些金银之物。

那就是为恩了。

你背后那人,于你有恩,对么?”

司蓉眼中,瞳孔微微放大!

二)

司蓉震惊,萧玥点出“那人”与她有恩!

但那又如何?

他们有证据么?

看司蓉再次闭嘴沉默,萧玥觉得自己陷入的这个“囚徒困境”——

真的是,烦人啊。

这司姑姑心如铁石,或者说,事已至此,她也在付她的沉没成本。

她无路可退,不如不退!

萧玥也不再叭叭了,干脆和她哥退出来,坐在隔间等韩、叶二人回来。

闲坐之时,顺便回答她哥的提问:何为“囚徒困境”?

简单而言,

就以司蓉与木千瑜为例,

假定她们是两个并无恩怨的嫌疑人,分别被羁押起来,

我告诉她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选择:

承认犯罪或拒绝承认。

如果她们两个人都拒绝认罪,

因没有足够证据,我将以一些较轻的罪名对他们进行判定,

这样,她们两人都将受到较轻的处罚(假设各坐牢1年);

如果她们都认罪,我会建议点韩少司从轻处罚(各坐牢5年);

如果一个人承认,而另一个人拒绝认罪,

那么认罪的人由于作为污点证人,会受到宽大处理(坐牢0年,无罪释放),

另一个人则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坐牢20年)。

那么,她们会怎么选择呢?

囚徒困境的“困境”又是什么呢?

如果她们对彼此有一定了解,并信任对方,

她们将她们两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来选择,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双方都选择拒绝承认!

这样双方各坐牢1年,相比其他结果都要好。

可以说是最优解!

但是,她们会这么选择吗?

不!

她们都会担心,自己如果选择了拒绝认罪,而对方选择认罪——

对方就是坐牢0年,自己却要坐牢20年!

所以,大部分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自认“理性”的选择:认罪!

两人都选择“理性利己”!就得出一个对她们两人都相对均衡的答案,

双方都选择认罪,各坐5年牢。

明明都“理性利己”,却是坐5年!

而如果相信对方不会背叛、和自己一样“选择利他”,两人都选择“不认罪”:

明明都“利他”的选择,

却是对两人最好的最优解!

只坐1年!

但选择“理性利己”却是人性!几不可抗!

所以,看似出自个人理性的选择,却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结果,这就是困境所在。

或者说,在这困境里面,

藏着“人性”这只看不见的手;

更藏着“命运”这只看不见的手!

萧玥代入司蓉与木千瑜,给她哥讲“囚徒困境”,木三哥听得颇有兴味。

萧玥接着说,是的,“囚徒困境”这个经典之所以颇有兴味,在于它的拓展性。

根据不同的前提,不同的主体(人或事),它可以有着多个应用场景,从而导致不同结果。

利己还是利他?

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利己和利他才最有利?

就如同下棋对弈,如果你对自己的对手有足够了解,

那么,应该如何博弈,才能取得个体的最优值?

而如果你是执棋的人,对你的棋子有足够了解,

那么,又应该如何博弈,才能取得整体(事件)的最优值?

想到那个“活人微死感”的司蓉,萧玥叹:

“哥,现在我们面临的‘囚徒困境’在于:

主使者对司蓉有恩,所以司蓉坚定的选择了‘利他’,而不是‘利己’。

但她的‘利他’,

不利己,也不利我们!

而要让司蓉开口,指认木千瑜就是主使者,打破‘囚徒困境’!

唯一的办法只有,让这个‘恩’不成立!

让司蓉觉得自己被欺骗!

从而选择背叛木千瑜!”

“哎,可是,我们现在连这个‘恩’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三)

好在韩、叶二人过得一时便一起回来了。

韩朗:司蓉在宫中的确算得上独来独往,问了她共事、同寝室的人员,也无所获。

于是他便去查内务司每月一次的,宫中服役人员与宫外亲眷在宫门外“互为探访”记录。

近期的没有!

他想去查以前的,却被告知,这类普通“探访登记”,内务司只保留近半年的!

他这边一无所获!

众人看叶九!

九殿下:也有点丧气!

“哎,我去问蕙姑姑,蕙姑姑说,宫里宫女数千——

她又不是神仙,哪里都知道谁和谁交好;

谁又在数年前,照顾过某个可怜的小宫女?

说起来这宫里,哪个又不是一个可怜的宫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