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桥眼中,就算赵家案中的赵继宗该死,
但云生哥的母亲不应该枉送性命。
所以,就算有人不想听,
我还是要再说说这赵家案。
案发那日是清晨寅时末、近卯时,(清晨5点左右),
赵继宗身中7刀,凶器为赵家柴刀,7刀中仅1刀为胸口致命伤。
显然其余6刀是为逼他说出当年之事,以及其他三人下落。
赵云生之母胸口中一刀,致命伤;
恩,母亲为父亲挡刀而死。
云生哥见贼人伤父、杀母,
便冲上去拼命!
可云生哥一介书生,怎会是贼人对手!
父亲自然要保护儿子!
父亲挣脱绳索,摸到藏在桌子下的匕首,撞开儿子,和那贼人同归于尽!
于是,贼人‘沈桥’也死了。
他也是一名约十余岁的少年,脖子被匕首刺中!血尽而死!脸上也被划伤!
因发觉父亲还有一丝气息,云生哥当时全身是血,冲出家门呼救——
也是凑巧,当日住在左首的邻居因老家有急事,临时清早出门,听见赵家有些意外动静。
邻居有事,本无心多管,却刚好在路口遇见相熟的官差出门上衙,
便随口托请那差人去看上一看。
云生哥出门呼救,正好撞上那名公差。只可惜,为时已晚!
他们赶回案发现场时,
贼人、他母亲已死!父亲赵继宗也只剩最后一口气!
父亲看见儿子与官差一同赶来,试图伸手说什么!却最终不支气绝!
云生哥见此场景,如同疯了一样上去扑打那‘沈桥’,扑打中发现那张血字字条!
‘五年前汝等杀我父谋财,今以血还之。冀州沈桥。’
恩,这便是赵家案中,云生哥经历的惨事。
其实我从看见这起卷宗时,就有点好奇。
恩,就是这一点,
云生哥出门呼救,正好撞上那名官差。
虽说世间也有巧合诸多。但这是案发现场,怎么就这么巧呢?
住在左边的邻居还说,他当日出门时,试探着唤了几声赵继宗,
但无人应答。于是他便走了。
他们那条巷子略显偏僻,
但夏日里清晨寅时末、近卯时,(清晨5点左右),
巷子里总有些嘈杂之声。
或许,这也是凶手选择不在夜深人静的半夜动手的原因。
也因此,那名官差过来时,
凶手人在屋中,
没那么容易听见外面的动静。
但本案的凶手是谁?
策划了密室杀人案的沈桥!
他会这么不小心?
大家再想一想,当年冀州案成为悬案后,
沈桥与家中老仆从此不知所踪。
所以沈家的忠心老仆人,
多半在外为他把风。
但他看见了什么呢?
云生哥冲出门!大声呼救!
赵家的儿子和官差一起回赵家!
赵家发生惨案!巷子里的邻居就算不敢进屋,
也多半会三三两两,聚在赵家附近观望!
可惜事隔已久,
又远在苍州,
没法去问那些赵家邻居,
他们之中,有没有一个略显陌生、情绪激动的老人。
不过也不重要了。”
萧玥停下,深深注视赵云生!
“生哥,其实我有点佩服你。
之前踩点查访赵家的时候,
你意外发现赵家儿子与你长得有三分相似、还和君小姐订亲;
后来在案发现场,
有赵家儿子因拼命而身亡后,
在外把风的老仆示警、官差正在赶来的突发状况,
你处变不惊,更临机决断——
兵行险着,瞒天过海!从凶手转换成苦主!
更为‘鬼凶手’奠定伏笔!
还能确保最终目标、四人中最机警的领头之人君场主放松警备!
那卷宗里,赵云生和官差回到现场,疯了一样上去扑打已死的‘沈桥’,
扑打中发现那张血字字条。
之所以要用‘赵云生’的手拿到那张字条,
是因为‘赵云生’的手沾到血迹,而官差没有,
而那张证明‘沈桥’身份、应该还在他怀中的字条,
是不应该有血迹的。
‘赵云生’成为‘赵云生’后跑出门,
突然想起,自己把字条塞进‘沈桥’怀中时,不慎沾上了血迹!
所以他才要回到现场后,立即上前扑打,补上漏洞!
唉,那赵继宗只剩最后一口气,
父亲看见‘儿子’与官差一同赶来,试图伸手说什么!
他这最后一口气,藏着无限的惊恐与不甘吧……
其实他也尽力了,
我猜想‘赵云生’跑出门前,
事出匆忙,多半以为‘装死’的父亲真的死了。
而赵继宗听见‘凶手’叫自己‘父亲’!
这最后一口气,
也在滔天惊怒中立时断了!
赵家血案没有什么密室,
可这现场杀人后,冷静查漏补缺,更能临机决断、运筹三步之外的能力,
就算是我,也自愧不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