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吸一口气,说道:“王部长,‘鹏翔一号’总造价22亿元左右,如果能够建设生产线,造价可以缩减20%左右。”
王洪声眼睛一亮,兴奋地说:“不贵!不贵,能否对我们原有的战机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啊?”
我微笑着回应:“当然可以,不过我们必须对原有战机生产线做一个细致的了解,评估一下是重新建设一条生产线还是在原有基础上升级改造哪个更划算一些。王部长要不您先参观一下我们‘鹏翔2号’的装配现场再做定论。”
“哈哈!王总你这么大方,就不怕我们偷学了你的技术啊?”王洪声笑着打趣道。
我连忙摆手,真诚地说:“王部长,说哪里话啊?大家都是为国效力干嘛还分你我啊?你们学去了我就省心了啊!”
在我的带领下,王洪声一行人走进了那个有着巨大穹顶的工作间。我们站在办公区,隔着大玻璃看向装配区域,一幅震撼的画面映入众人眼帘。十几条机械手臂正有条不紊地装配着一架飞机,动作精准而流畅,还有十几个机器人在巨大的工作间来回忙碌,整个场景仿佛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工厂。
王洪声一行人看得瞠目结舌,与他同行的一位技术人员忍不住惊叹:“我这是进入了科幻世界里吗?整个装配流程全部是机器人啊?”
此刻,叶游南正在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一串串跳动的字符,丝毫没有察觉到我们的到来。
周彤看见我领着一帮人走进工作间,连忙迎了过来说道:“老板!这几位是?”我向她介绍道:“周总工,这几位是总装备部的专家和王部长,来参观一下我们工作间。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王部长有什么指示一定要记好照做知道吗?”
“好的老板!几位领导请跟我到更衣室,换衣服进入装配间必须穿着防静电服,进行紫外线消毒。更衣室里有储物柜,请大家自觉把手机相机放进储物柜。进入装配间不得拍照,大家千万不要随便触摸任何物品。首先,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其次是为我们的飞机考虑。请大家务必遵守规则,谢谢!”周彤礼貌而专业地对王洪声一行人介绍进入装配间的制度。早有机器人替我们送来几套印有星辉科技徽标文字的防静电工作服,我们换好衣服从紫外线消毒通道进入到了装配间。
一进入装配间,各种精密的仪器和忙碌的机器人便让人目不暇接。周彤此刻成了解说员,耐心地一一回答王洪声和专家们抛出的问题。她熟练地讲解着每个装配环节的技术要点和创新之处,展示出深厚的专业功底。参观完装配间里的一切,王洪声问道:“你们这么大装配间有多少人工作啊?”
“王部长,你是问人还是机器人啊?还是技术人员啊?”周彤诧异的问。
王洪声连忙解释道:“都有,都有!包括机器人还有工作人员都算啊!我看你们的机器人比真正的工人动作还娴熟啊!没有几十年的装配老师傅真达不到这水平啊!”
周彤认真地回答:“我们技术人员有26名,装配机器人,固定不动和自由行走总共120台。”
这时,一位专家提出疑问:“那你们零部件在哪里加工啊?怎么没有看见你们零部件加工车间啊?”
周彤礼貌地回应:“我们,零部件都是找代工厂加工的,我们给生产厂家技术图纸、生产工艺,由代工厂加工。关键零部件我们自己生产,非常抱歉生产车间不便参观。”
紧接着,又有一位专家发问:“那你们,生产‘鹏翔一号’用了多长时间?一年还是两年?”
我看了一眼正在电脑旁忙着修改设计图的程鹏翔,自豪地说道:“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非常感谢飞行器设计师程鹏翔和我们的技术团队的努力,我们的‘鹏翔一号’从设计到装配完成只用了三个月。”
“你在开玩笑吗?一架新型战机从设计到装配完成三个月啊!我们的一款装备从完成设计,到确定方案,到立项最快都要半年啊!三个月怎么可能吗?”一位四十岁左右戴眼镜、领导模样的女人带着质疑的语气说道。
周彤一听,忍不住白了那个女人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们是国企,不干活照样拿工资啊!奖金福利样样都不少啊?我们是民营企业,老板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啊!我们只拿工钱不干活,老板说不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良心过不去啊!更对不起技术工作者职业操守。”
现场气氛瞬间有些尴尬,我连忙打圆场:“其实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团队创新的设计理念和高效的协作模式。我们采用了最新的数字化设计软件,能在虚拟环境中快速验证设计方案,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而且我们的机器人装配系统也是自主研发的,精准度高、效率快,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 ,这才创造了这个奇迹。”王洪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看来民营企业在创新活力和效率上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