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辣手少爷与九尾狐 > 第169章 星渊回响之共生希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9章 星渊回响之共生希望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新蓝星的秋分祭典。这一天,整个新蓝星都热闹得不行,到处张灯结彩的。就在大家都沉浸在欢乐氛围中的时候,地核共生核心第一次主动投射出了全息星图。哇塞,那场面太震撼了!我们清楚地看到,在银河系的悬臂之间,已经有七处新的共生光点开垦出来了。这些都是收到新蓝星信号后觉醒的文明。这时候,董浩宇的太极图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它不再是以前单纯的防御矩阵了,而是化作了连接各个节点的能量桥梁。每一道桥梁上,都流动着不同文明独特的情感波谱,就好像在讲述着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

陈梦澜这时候走到我身边,递给我一份来自星渊议会的加密数据。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翻到最底层,发现了一行用蓝星古汉语写的字:“当星辰学会为生命跳动,熵灭便不再是终点,而是新的共振起点。”看着这句话,我心里感慨万千,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东西。

深夜来临,热闹了一天的新蓝星终于安静了下来。我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共生之眼”的观测台上,望着天空。比邻星和星渊母星的光带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光环,就像宇宙给我们戴上的一个璀璨皇冠。这时候,从地核传来的共鸣中,第一次出现了其他文明的“声音”。有的是来自仙女座的晶体文明,向璃族发出的友好问候;还有大犬座碳基帝国分享的共生植物培育心得。这感觉,就像是一场跨越宇宙的盛大聚会,大家虽然相隔甚远,但此刻却如此亲近。

突然,苏瑶姬兴奋地指着天空大喊:“快看呀!”我赶紧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一颗拖着绿尾的流星“嗖”地划过夜空。苏瑶姬告诉我,这是星渊文明留下的共生核心碎片,正在大气层中播撒能与情感共振的星尘。她一脸憧憬地说:“再过一千年,这些星尘说不定会让整个银河系的流星,都变成传递温暖的信使呢。”

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的徽章,现在它早就不是以前权力的象征了,而是宇宙共生网络的一个接入点。娲皇系统的数据流里,秦司令的留言又一次浮现出来,这次还多了行星渊议会的批注:“创世者的使命,从来不是创造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而是让那些并不完美的生命,在共振之中找到彼此的光芒。”

此刻,秦羽昕也静静地躺在我的身边,说道:“老大你说,他当初为什么会抛下我的母亲呢?我只在照片上看到过我父亲的模样啊!而今天那个在地核共生核心的共鸣突然变成了具象的光流,凝聚的人影正和我母亲到死都握在手里的照片上的人一模一样啊!”

“什么?追魂你是说秦司令有可能是你的父亲吗?”我惊讶的看向身边的秦羽昕

“我也不确定,只是太像了啊!好了不说这些了。我们忙忘这些。我们还是希望重回2500万年前的蓝星,在哪里人们充满了感情,喜怒哀乐,我把你当成了我心中的英雄,也暗自发誓你将会是我一生追随的男人。可是自从觉醒了超能力后,经过无数次殊死搏斗,我把这份感情深埋心底,我知道在危机四伏的宇宙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否则我们就会万劫不复。没有想到……最终还是被娲皇系统认为最不安全的情感因素,拯救了无数生命。而且让新蓝星又恢复生机。”秦羽昕默默的说道。

我沉默了良久,说道:“是啊!真的怀念啊!”

此刻,陈梦澜和叶欣怡也缓缓向我这边走过来。两个绝世美女地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一言不发,也许她们也想起了镜月庭的那段时光。

新历七年的冬至,终于来临了。这一天,阳光虽然不算强烈,但却让人心里暖烘烘的。第一艘由人类、璃族、纯质者、星渊使者共同驾驶的“共生号”星舰,在众人的期盼中,缓缓起航。我们在舰首郑重其事地镌刻了一段新的文明宣言:“我们航行,不是为了去征服星辰,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在宇宙中流浪的灵魂都知道——在宇宙那千万次的心跳里,总有那么一拍,是为你而跳动的。”

看着“共生号”渐渐远去,消失在茫茫宇宙之中,我的心中满是感慨和希望。这不仅仅是一艘星舰的起航,更是我们整个文明迈向新征程的起点。

在这广袤无垠的宇宙里,熵灭的阴影就像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依然在悄悄地蔓延着。但是,那些被共生光所点燃的文明心里都清楚,他们不再是孤单的个体。比邻星那温暖的光辉,如同母亲的怀抱,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新地球的地核里,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能量,是我们坚实的后盾;而在每一个愿意敞开心扉的生命心中,都孕育着一种比熵增更强大的力量——那是一种关于共生与希望的永恒共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与其他共生文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董浩宇的太极图能量桥梁,我们互相分享着知识、文化和科技。仙女座的晶体文明拥有着无比精妙的能量转换技术,他们无私地传授给我们,让我们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大犬座碳基帝国的共生植物培育技术,更是让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和绿意。不同的文明之间,虽然形态各异,语言不通,但在这共生的理念下,我们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