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紫鸾记 > 第十回 金甲神将单杵擎天 青衫游侠双鞭破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回 金甲神将单杵擎天 青衫游侠双鞭破围

而杨玄瑛走出石窟,才发现是日落时分,她伫足伊阙山头半坡,一眼望去,只见山腰东西数里,百余大小石窟星罗密布,蔚为壮观。这伊阙石窟乃北魏太和年间始凿,尤其于孝文、宣武二帝之时,修凿动用百万民夫,声势浩荡,亦显北魏盛极之势。只是世间诸事皆跳不出兴衰轮回,枯荣流转,待孝明帝继位,皇室威望衰退,太后专权,外戚乱政,北魏逐渐衰亡,也就无暇顾及这伊阙石窟。此后石窟虽经东魏、西魏、北齐数朝屡有修缮,但无皇家主持,营造规模有限,伊阙石窟亦难再显昔日雄风。而本朝先主文帝期间盛世,石窟仍有陆续扩建,可时至今日,中原大地复陷战祸,石窟终于还是荒废,早已无人问津。杨玄瑛独自一人沿窟前栈道前行,心中烦乱,愁眉难展,自是无心观这石窟宏景,此刻又恰逢山前晚风骤起,风过数百大小深浅不一之狭长洞窟,掠起阵阵呜咽沉吟,与山前伊水潺潺流过玲珑之声附和呼应,顿挫有秩,抑扬起伏,入耳声声,宛若胡琴悲鸣,杜鹃哀蹄,凄风洌洌,冰霜凛凛,甚是黯然苍凉。

毕竟杨玄瑛重伤尚未痊愈,走下伊阙山时已是气喘吁吁,胸口隐痛又阵阵发作,只能于伊水畔小憩片刻。眼下有伤在身,又是徒步前行,西进之路遥远,官道必有隋兵追击大军,而小路又得翻过秦岭穷山恶水,照此看来,也不知何时才能抵关中寻得兄长。她想着甚是沮丧,转念又记起适才与独孤彦云别过情形,虽说过此恩必报,但如今前途难卜,即使寻得兄长,对抗隋军并无多少胜算,这救命之恩怕是此生难报,想到此处,她胸口痛楚更甚。也是她连连受挫,如今哪还再有半分当初劝说兄长起事时的那种满满自信。

杨玄瑛小憩一会,又起身独行,时值夜色渐深,荒郊野岭,杳无人烟,又是饥肠辘辘,身心疲累。她终究身出豪门,自幼也是被伺候惯的,怎堪如此孤身一人,栉风沐雨,草行露宿,不禁开始后悔起先前一时意气,独自出奔。但碍于少女矜持,她自然也不便回头再去找独孤彦云,只得硬着头皮,自顾前行。

待杨玄瑛离开伊水,一路往西北进,走了许久,终于夜色中遥遥望见前头山谷里,三两点灯火隐约闪现,像是有人居住。好不容易寻得人烟,杨玄瑛转忧为喜,加快脚步,顺着灯火,疾走而去。哪知她走进一看,眼前之景,甚是诡异,令人毛骨悚然,恇怯不前。原来这几点灯火之处,竟也是个有着百余户小镇,按说此时看天色星象,顶多不过戍时将尽,亥时未至,可莫说街巷空无一人,除了适才所见三两灯火外皆是漆黑一片,死气沉沉,难觅半点生机,杨玄瑛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但夜色渐深,露宿野外终不是个办法,况且饥渴难耐,杨玄瑛大小姐一个又怎知道如何于荒郊野外寻水觅食,此刻别无选择,她只能小心谨慎,顺着灯火寻过去,希望碰碰运气。踏上青石板小路,杨玄瑛缓缓而行,还提心吊胆,不时察观周遭环境,只见这石板路上青苔遍布,缝隙间杂草丛生,显然许久无人走过。而夹道屋舍,砖瓦凌乱,残木枯朽,门窗半掩,蛛网遍扎,分明无人居住其中。而杨玄瑛步伐轻盈,踏地无声,因此一路走去,只闻夜风簌簌而过,夹杂夜枭偶尔几声低鸣,如闻野鬼泣诉,游魂哀语。而正此刻,忽又一阵腐败腥恶之息扑鼻而来,直教人闻之作呕,这正是:

蓬垣生腥风,堙庳尽腐骨。

远近无生息,如履黄泉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