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标的百日宴并没有过得多么奢侈。
先不说夫妻两个都落魄过,懂得钱财来之不易,他们本身也不是那种喜欢铺张浪费的性子。
如今百姓日子过得困苦,他们愁于该怎么起义造反,但凡行差踏错一步都是掉脑袋的下场,就更不会把心思浪费在一个小小的百日宴上了。
篮玉那边在城里逛了一大圈,也终于搞清楚其他弟兄到底去做了什么。
如今城里剩下的几个弟兄连带着他都是大老粗,除了弄几个好菜,买几坛好酒,便也想不出其他庆祝的方式。
摆几张桌子,炒几个菜,再喝上几碗酒,一众人笑闹一场,便过了这场百日宴。
………
“大哥,弟兄们都回来了。”
“这是弟兄们目前搜集到的消息,请您过目。”
大堂内,朱远坐在主位之上。
仇九统计完搜集到的信息,风风火火地跑进来,将册本交给朱远亲自阅览。
随后,他在地上摊开一张简易地图,手持一根细长木棍,在地图上比比划划,当着众人的面详细讲解起来。
“目前情况来看,第一个起义的是韩山童与刘福通,他们二人以光复大宋的名号在黄河煽动上万劳工,攻打下颍上县,准备自立为王。”
“不过他们太小瞧了暴元,没等站稳脚跟,便被颍州知府带兵剿灭。
韩山童被抓处决,刘福通大难不死逃回老家界首,再次煽动百姓起义。”
“如今以界首为据点,刘福通已然聚集起近二十万起义军,可谓是推翻暴元的第一主力。”
“根据明确消息,刘福通已经发兵,准备率先攻下颍州,再拿颍上,将这边地区所有的暴元势力全部拔出,彻底变为起义军的地界!”
“不过暴元那边也收到了刘福通谋反作乱的消息,此刻已然派兵前去镇压!”
“当然,刘福通那边情况如何,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作为第一个起义的人,又挡在我们的上方直面元军。”
“不仅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反而是一道屏障,护着我们不会被元军所冲杀。”
说完这些,仇九缓了片刻,给足众人消化信息的时间。
一旁,朱元璋顾不得分析战报,在听到界首二字时,当即挑眉瞪眼怒瞪向自家小弟。
小弟这一次外出,去得不就是界首吗?
在他看来,这什么刘福通在黄河起义,绝对和自家小弟脱不了干系!
没想到啊没想到!
自家小弟早在半年前就计划着起义,居然还跑到其他地方率先尝试了一下!
简直是……胡闹!
要不是有外人当面,朱元璋此刻绝对会拿茶杯狠狠砸到朱远的身上!
当然,他倒不是怪自家小弟起义造反。
而是怪他竟然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造反。
万一被抓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那可真是连个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要是在自己老家,哪怕出了问题,有众人帮衬,也好做出补救啊!
此刻朱元璋只感觉手心满是冷汗,心里满是后怕。
他要是知道自家小弟非要造反,甚至为此跑到其他地方起义,那他说什么也要把小弟留在身边。
哪怕这个代价是带着他一起造反。
幸好小弟无事。
早知道他这般疯狂,想造反已经想魔怔了,自己就早些同意他造反了。
这样小弟也不用冒这么大的风险。
朱元璋如此想到。
缓了片刻,仇九手中木棍再次落到地图上,继续说道。
“眼下当务之急是我们周围区域。”
“天下百姓早有反心,眼下有刘福通起了个头,其他人便与他一样揭竿而起想要推翻暴元。”
“如今西边有起义军陈寿辉以成规模。
东有张士诚盘踞在此。
南边则是方国珍虎踞沿海各地。”
“整个南方可谓是遍地起义,彻底脱离了暴元的掌控。”
“我等被围困在中央,目前倒是没有成气候的起义军出现,但若是再不抓紧时间起义,用不了多久可能就会被各方起义军所吞并!”
“哦,有一事忘了说,定远出了个人叫郭子兴,目前刚刚举起起义大旗收拢百姓,正在逐步扩大势力。”
郭子兴?
听到这个名字,一直充当背景板的朱远挑了挑眉,目光隐晦地看向自家嫂子马秀英。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个郭子兴,应该是马秀英父亲的好友吧。
朱远并没有记错。
听见这个熟悉的名字,马秀英脸色微微有了变化。
不过也仅此而已。
虽说郭子兴是她叔父一辈,曾经更想要投靠于他,但实际上两人只有过几面之缘。
没像历史上那般寄人篱下拜对方为干爹,马秀英虽然认得那位叔父,但相对来说感情却算不上深厚。
此刻的郭子兴对她而言,顶多是个熟悉的陌生人而已。
听见名字,有个反应就不错了!
再说她现在有了家庭,有自己的重八大哥,还有十月怀胎刚刚降生的宝贝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