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
面对李世民那惊喜的表情,房俊认真的点了点头。
不过一旁的房玄龄却一个劲的给他使眼色,示意自己的儿子怎么又提起这件事情了那?
房玄龄对于李世民想要征讨高句丽的心思,其实内心并不支持。
因为在他看来,高句丽那地方,留着是个隐患,打下来又没什么用,天高地远,废了大力气之后可能依旧会趁机作乱。
这完全就是一个赔本的买卖,而且据房玄龄所知那里冬季寒冷,几乎万物不生,这样的地方打下来干什么?
完全是劳民伤财,自己的儿子一向反对,怎么如今还主动勾起了陛下的欲望那。
想到这里,房玄龄只怪刚才没有使劲踢房俊一脚,这个混小子又在抽什么风?
对于自己父亲的眼色,房俊当然看到了,不过他并没有理会,而是继续说道。
“当然,只要市舶司成立,微臣就能在就高句丽就近的地方建造新的港口,到时候我们的战舰直接从那里出发,海陆两军同时进攻高句丽,陛下的梦想必然实现!”
这大饼画的李世民想不吃都不行了,如今的他已经开始幻想着那样的画面,不过他不是一般人,虽然激动可也不至于被忽悠的找不到北。
“大唐现在就有能在沿海航行的船只,难道现在不行?”
房俊闻言,赶忙摇了摇头。
“陛下,臣设计的舰船那是要安上火炮的,现在的船只高句丽早有防备,即便是海陆两军同时出行,那也不一定取的显着的效果!”
事实上房俊并没有说谎,唐太宗时期确实采用了海陆方式进攻,可那所谓的海军压根没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或者说他们也很难发挥出优势。
高句丽四处环山,地理位置复杂,很多地方都是易守难攻。
海军想要发挥出优势没有火炮的话,就算是房俊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至于为何房俊现在开始诱惑李世民干掉高句丽,那是因为高句丽完全是一个好地方。
别人不知道,可房俊知道啊!那里同样能称得上地大物博。
只不过现在还没被开发出来而已,而且高句丽处于渤海,那里能建造更大的港口,到时候什么辽东港,秦皇岛港,天津港全都搞起来。
这些地方距离半岛和岛国都非常近,房俊要借助高句丽这块踏板实现他的梦想。
不过在这之前,他要把高句丽变成大唐的才行,这也是为何房俊要给李世民画大饼的原因。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朕就全力支持你创建市舶司!”
房俊的话倒是打动了李世民,可房玄龄却郁闷了,这个臭小子竟然不看自己的眼神。
可如今李世民已经开口同意了,房玄龄也没法再说什么,并且以他对自己儿子的理解,房俊应该不会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
他绝对晚点自己问一下,如果房俊不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房玄龄就亲自来一出现场教子,然后在去找魏征劝诫陛下放弃市舶司的建立。
“嘿嘿!陛下您就放心吧!用不了两年,高句丽就会在您的脚下臣服!”
李世民高兴的离开了,那表情仿佛已经看到了高句丽王在自己脚下臣服的样子。
甚至临走的时候连晋阳公主她们都没有带走,直接告诉房俊明日把公主们送回去就行,这让房俊嘿嘿一笑,做了一下美梦。
不过房玄龄找了个借口留了下来,李世民也没有多想乐呵呵的带着王德和李君羡离开了这里。
李世民刚走,房玄龄就直接随便拿起身边的东西就朝着房俊走了过去。
本来还沉浸在喜悦中的房俊哐当挨了一脚,这才疑惑的抬起了头。
当看到房玄龄手里的家伙时,房俊二话不说直接跑到了武媚娘的身后。
“爹你发什么疯?”
武媚娘也有些愣神,不知道房玄龄为何突然打房俊,按理说陛下今天挺开心啊!
“二郎,父皇走了,我们出去玩呀!”
就在这个时候,晋阳公主也跑了进来,看到房玄龄的架势,不由得吐了吐香舌,然后眼睛一转,笑嘻嘻的说道。
“房伯伯,兕子都饿了,我们吃饭吧!”
一句话,算是拯救了房俊,他赶忙给兕子竖起了一根大拇指,房玄龄见此也只能放下手中的东西。
“公主殿下稍等,臣这就让人去准备!”
“房伯伯客气啦!”
不过房玄龄显然没打算放过房俊,你小子跟我出来一趟!
晋阳公主和武媚娘给了房俊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毕竟她们总不能跟着去吧!
房俊见此,只能耸了耸肩,只要自己老爹手里没有东西,那说两句倒没什么,反正他皮糙肉厚的又不怕房玄龄的拳脚。
“你小子搞什么鬼,当初是你反对陛下征讨高句丽的,怎么如今还唆使陛下出兵那?”
房俊这才明白自己老爹为何打自己,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爹,此一时彼一时,高句丽是我们大唐必须拿下来的地方,你是不知道,那里可是地大物又博,矿山和好东西多了去了,而且那里临海,我们大唐肯定是要打出去的。”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道理你不懂?”
“爹,但您还忘了后一句了,那就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被自己儿子噎了一句,房玄龄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就那点墨水还在自己面前显摆上了。
“少和老夫扯淡,你跟老夫说实话,那亩产五百斤的粮食,是不是你哄骗陛下的,你小子知不知道这可是杀头之罪啊!”
原来老头担心的是这个啊!!!
“爹,您也不想想,儿子是说谎的人?其实俺已经说少了,有些粮食甚至能达到八百斤!”
“八百斤?”
“你说的是真的?”
连续的询问证明着房玄龄的心境也在产生变化,不过那眼神之中却充满了期待。
“只多不少,爹您应该听说过脚趾那边是可以一年三熟水稻吧?儿子和您说,有个地方几乎比脚趾还好,可以一年四熟甚至是两年九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