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61章 李三才余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宁听后,不禁心生疑惑,追问道:“什么事?”

朱童蒙接着刘宗周的话,开口说道:“江大人,根据天津三位指挥使和按察使等一众犯官交代,他们都接受了本地豪商林三元的贿赂,然后利用职权,为林三元下海走私货物提供庇护。”

听到这儿,江宁心中不禁纳闷,随口问道:“这林三元究竟是什么来路?”

这时,朱童蒙赶忙回应道:“回大人,这些天,下官派人四处查探消息。

这林三元乃是天津卫首屈一指的豪商,明面上经营的产业涉及各行各业,不过他最大的买卖却是下海走私经商。

天津卫不少官兵都被他上下打点买通了。”

江宁思索片刻后开口:“既然这样,把这个林三元请过来,咱们当面聊聊。”

一旁的魏忠贤双眼微微眯起,周身散发出一股若有若无的杀气,却又笑着说道:“江大人,朝廷早有明令,私自下海经商杀无赦。

这林三元不但敢违禁下海,还勾结一众官兵。

依咱家看,不如直接上门把他捉拿归案,顺便把他的家抄了。”

这时,朱童蒙赶忙出声阻拦:“魏公公,这可万万使不得呀!

这林三元在天津城的产业盘根错节,如今天津城近半数产业都在他名下。

要是贸然查抄,百姓们不明就里,极有可能引发慌乱。”

江宁说道:“还是先把人传唤到巡抚衙门来,咱们先和他见上一面,了解清楚情况后,再做定夺。”

魏忠贤听后点了点头,应道:“那就依江大人所言。”

朱童蒙领命,赶忙吩咐手下人前去传唤林三元。

江宁嘴里不住念叨着:“林三元,林三元……我怎么对这人一点儿印象都没有?”随后,他吩咐手下:“去,把李若琏叫来。”

不多时,李若琏匆匆赶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下官见过大人,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江宁笑着说道:“老李,我问你个人,林三元。咱们锦衣卫的档案里可有关于他的记录?”

李若琏沉思片刻后,开口回道:“回大人的话,卑职在锦衣卫档案里,没见过林三元这个人。

不过,此人卑职倒是知晓一二。

大约20年前,他仿佛横空出世,没几年就在这天津卫做起了生意,而且生意越做越大。”

这时,李若琏接着说道:“这个林三元平日里极少抛头露面,深居简出得很。

真正见过他本人的,压根没几个,大多数人也就是听闻过他的名号而已。”

江宁沉思片刻,道:“老李,我觉着这林三元很有问题。

这样,你安排些人手,暗中到他府上仔细查探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蛛丝马迹。”李若琏赶忙领命,匆匆离去。

随后,江宁、魏忠贤、朱童蒙、刘宗周几人在巡抚衙门坐定,静静等候林三元。

这时,刘宗周忽然起身,拱手说道:“江大人、魏公公,下官有一事相求。”

江宁一脸疑惑,问道:“刘大人,所为何事?”

一旁的魏忠贤也来了兴致,好奇地看向刘宗周。

只见刘宗周笑着说:“下官恳请江大人和魏公公,能上奏皇上,允许下官将驻地移至通州府。”

江宁满脸疑惑,问道:“刘大人,为何突然想把驻地迁到通州府呢?”

刘宗周脸上挂着笑容,解释道:“这些日子,下官跟随江大人和魏公公四处查访,所见所闻,让我受益良多。

如今又看到江大人即将重新规划天津卫,就凭运河南来北往的船只货物,下官料想,日后天津卫必定会更加繁华。”

紧接着,刘宗周又侃侃而谈:“这些年来,朝廷财政收入每况愈下,南方却愈发富庶。

究其根本,是因为京师地处北方,赋税大多却来自南方。

东林党人在朝堂上下暗中操控,把控着大明的财政命脉,就连国库收入都得看他们的脸色,纵使皇上也对此深感无奈 。

虽说如今大部分东林党人已被逐出朝堂,但他们在南方经营多年,根基深厚,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如今,一旦天津港繁荣起来,朝廷的商税肯定会大幅增加。

要是到时候整个北方的税收就能完全满足朝廷所需,那朝廷便无需再对南方诸省一味忍让、妥协。

只需朝廷果断出手,以雷霆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就会彻底覆灭。”

听到这番言论,江宁着实大为震惊。

他压根没料到其中竟牵扯这么多复杂的利害关系。

原本他只是想着让老魏在前边摸着石头过河,自己在骑着老魏过河。

没想到刘宗周,这位以心学宗师、理学大家闻名的人物,看待事情竟如此全面且透彻,目光更是长远得超乎想象。

这时,刘宗周再度开口说道:“所以下官恳请将北直隶巡抚的驻地移至通州府。

通州府恰好在运河边上,仅靠一个天津卫,恐怕难以扛起大明财政赋税的重担。

与其让天津卫一家独大,不如多点发展,遍地开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