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93章 江宁拼刺刀,老郭吃蛋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3章 江宁拼刺刀,老郭吃蛋糕

如此安排,既能彰显陛下对宗室事务的重视,又能借信王及其他藩王之力,将宗人府管理妥当,更好地规范宗室行为。”

朱由校闻听此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不过,此事也得等处理完此次通敌卖国大案之后才能实行。”

江宁点头应道:“陛下所言极是。

陛下不妨选派钦差,再派信王殿下前往山西,着重调查晋王府和代王府涉案人员。

信王殿下素有贤名,做事沉稳,定能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不负陛下所托。

这时,朱由校面带忧虑之色,说道:“江爱卿,如今信王才12岁,会不会年龄太小,震慑不住晋王府和代王府?”

江宁笑着宽慰道:“陛下多虑了,信王身为陛下亲兄弟,又有朝廷选派的钦差随行,想来晋王府和代王府也不敢轻举妄动。”

朱由校闻听此言,点了点头,开口问道:“江爱卿,那对于钦差人选,你有何建议?”

这时江宁思索了一番,说道:“如今,成国公朱纯臣、阳武侯薛濂、钱兼益、骆养性等人的供状都已完备,情况我们都清楚了。

按照袁阁老的提议,可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山西,一路前往江南。

前往江南的钦差人选,臣推举礼部右侍郎官应震。

再由天津总兵何可纲调集两万人马,从天津一路乘船出发,前往江南查办相关涉案人员。

至于前往山西的人选,臣建议由袁阁老与东厂魏公公一同前往,共同辅佐信王殿下查办晋王府、代王府涉案相关人员。

如今,京营仍有两万人马,可全部派往山西,锦衣卫也派出5000人马,共计两万五千人马一同前往山西查办此案 。

这时,朱由校开口问道:“江爱卿,那你不打算去吗?”

江宁一脸疑惑:“陛下,臣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呢!”

朱由校笑着说道:“江爱卿,你可是朕的左膀右臂,你亲自跑一趟,朕才放心。

你刚推举的这些人,朕觉得还不够,还需要再加派人手。

要不这样吧,任命内阁薛国观为钦差大臣,礼部右侍郎官应震和都察院右都御史朱大典,会同天津总兵何可纲,率领两万人马乘船前往江南查处涉案人员。

至于山西这边,就由你和魏忠贤、温体仁、信王以及袁爱卿一同前往查办此案,如此安排,朕觉得更为稳妥一些。”

闻听此言,江宁顿时一阵无语,心里暗自吐槽:自己出谋划策也就罢了,到头来居然还得亲自下场干活,这叫什么事儿啊!

这时,江宁突然反应过来,自家这位朱兄估计是盯上八大晋商的家产了。

毕竟查抄家产可是自己的拿手好戏,十个魏忠贤加起来,在这方面都比不上自己。

信王年纪尚小,此次去山西主要是为了震慑晋王府和代王府。

袁可立虽然为官清廉,有着“袁青天”的美誉,查案能力一流,但抄家并非他的专长。

魏忠贤在这方面虽说也有两把刷子,可跟自己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随后,江宁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如此安排甚好,臣无异议。”

朱由校见江宁点头同意,顿时高兴起来,扭头对方正化说道:“方大伴,你去取两柄尚方宝剑来,一柄赐给江爱卿,一柄赐给薛国观,办案期间有先斩后奏之权。”

江宁顿时愣住了,此次山西办案,本应由内阁次辅袁可立牵头,按道理来讲,这尚方宝剑赐予袁可立才最为合适,怎么突然给自己了呢?

此时一旁的袁可立顿时松了一口气。

原本听闻江宁和魏忠贤要一同随自己前往山西办案,他心里暗自叫苦不迭。

江宁和魏忠贤两人分开行事倒还好说,可要是这两人凑到一块儿,那阵仗必定惊天动地。

之前他们去了一趟天津,直接把整个天津搅了个天翻地覆,杀人杀得运河水都被血水染红了。

如此一来,这次山西之行恐怕难以太平。

如今皇帝把尚方宝剑赐给江宁,他觉得自己和温体仁只需专心查案,剩下那些棘手的事儿,交给江宁和魏忠贤去处理就好。

而此刻,江宁却在心里暗自琢磨:尚方宝剑既然赐给了自己,那自己该怎么忽悠,让老魏在前方打头阵,自己在骑着老魏过河。

眼见计划已经安排妥当,接下来就该调集兵马出发了。

就在这时,魏忠贤忽然开口说道:“启禀陛下,成国公和阳武侯家中皆有丹书铁券,这该如何是好呀?”

听到这话,朱由校顿时脸色一变。

丹书铁券这东西,在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手里算不得什么稀罕物件,可对他们这些后世之君而言,却意义重大。

自己要是捏着鼻子承认其效力,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毕竟通敌卖国这样的大罪都能免死,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但要是自己执意将朱纯臣和薛濂二人处死,那丹书铁券可就等同于信用破产了。

随后,朱由校抬头望向江宁,开口问道:“江爱卿,这丹书铁券该如何处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