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书凡第二天依然练的和以往一样。
他发现了,哪怕站空其实本质上还是桩功。
只不过一个在空中,一个在地上。
他在地上练,熟练度也在增加,只不过比以前要慢一点而已。
忠叔借用去济仁堂医馆拿药的时候,送过去沈书凡给回的三封信。
冯掌柜的好好的收了起来道:“老爷,大爷,二爷给写的,特意叮嘱让少爷看完就烧了。”
“知道。”忠叔应道:“少爷家想养鸡养鱼养藕,你这边安排一下,年后就用。”
冯掌柜:???
“少爷不缺银子吧?”冯掌柜有些不确定的问。
在这边可不像京城那样的花费高。
京城来的大爷二爷来那会儿,可是让他备了一千两银子的。
东家在过年的时候,又送来不少节礼,里面也有银子,都送到院子给少爷收下。
再加上沈守义家住的院子是医馆瞧的,诊金说是记账,其实一两没收。
就算是给了银子,以沈守义的伤是自家医馆里看的,最多也算是他家花费最多的一项。
农家里来往他也清楚,左右不过一文两文的。
就这也没多久,不至于没银子用吧?
姜忠打了个哈欠道:“银子啥时候都缺,你先备着,他新家里的人,不错。”
人是实诚人,是好人,就是太实在了。
拉着他们聊到天亮。
哪怕青舟青云那么话痨的,都差点顶不住。
已经商量好了,这两天就回老家先弄个鸡棚。
因为沈守义说了,会经常找他们聊的。
这家伙,撑不住!
反正鸡这玩意儿不怕冻,能先养~
冯掌柜的并不知道姜忠他们陪聊了大半夜,仔细问了要啥样的等等。
姜忠:“好养活,别容易死,能吃的就行。”
“……好的。”
东家说了,让他好好配合少爷身边的人。
账都是走的大东家的私账,还让他不要多问。
就是找一些鸡苗鱼苗啥的,小事儿!
这时药也抓好了,姜忠提着药离开。
那俩不靠谱的牛都吹出去了,总要试试。
大不了以后实在没人买沈家养的那些东西,就让老冯帮着收上来。
卖到别的地方,实在不行,就送去京城给老爷子他们吃!
沈守义不知道他还没开始养鸡鱼啥的,姜忠已经帮他找好了买家。
他现在就想赶紧回家,开干。
沈书凡道:“爹,外面有冰有雪的,盖鸡窝啥的也太早,过几天吧,看完县试结果再走也不迟啊。”
“快开春了,现在盖好,等一开春正好买鸡苗养上。”沈守义还是想着自家大郎的,就道:“大郎你在县城,我和你娘他们回去就行。”
“娘也回去?弟弟妹妹还太小,在这里暖和还方便。”
周氏这时也道:“咱们一块回去,大郎你就回学堂安稳的去读书。”
李氏已经开始收拾双胞胎的东西了。
她也想回去了。
在这边是干净还方便,可太贵了。
一想到一个月就少好几两银子,她就肉疼!
李氏:“咱们刚过继新家,家里一直没人也不好看。”
周氏:“我也得回家去看看了,还不知道你姥爷他们那一帮子把家折腾什么样子了呢?”
沈守义更是一包劲的道:“木头啥的都是现成的。
去山上砍几棵枯树,正好趁着现在地里没活,多找几个人把栅栏打好,回头等雪化了直接用就行。”
沈书凡:……
很好,是都打算好了啊!
非想回去,他也不能硬拦。
他爹天天大夜里的睡不着,在院子里瞎逛悠沈书凡也是知道的。
在这么下去,好人也受不了,更何况这位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
沈书凡想了想就道:“那就明天回吧。
今天把东西好好的收拾一下。
爹你的身体还是要注意,让青风陪你去医馆让大夫给你多抓几副药带着。
还有娘的药膳也该多买一些,回家里来回可不方便。”
“行!”
儿子说的有道理,他们就听。
只要大郎不拦着他让回家就成~
隔天。
一家子都坐上马车回了沈家庄。
到村子的时候,已经接近下晌。
沈书凡在学堂请了假,坚持送家里人回来。
他爹回到村里还要扮演一个病人。
至少是一个才被大夫救下小命身体很虚弱的病人~
在这事儿,沈守义已经很能拿捏。
才刚到家门口,就已经围了不少人过来。
“守义真的活着回来了?”
“不是说老四不行了吗?”
“还叫人家老四干啥?人现在是家里的老大,二叔公家的独苗苗呐!”
说话的人还朝着不远处呶呶嘴。
那里站着沈婆子和钱氏。
听说沈守义坐着马车活着回来了,婆媳俩一块从家里出来的。
一个是担心,一个是看热闹。
钱氏有了身孕,沈婆子不放心这货自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