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等咱死后,老四,还有他后面的儿子、孙子做了皇帝后,能不能顶得住士绅、文官的压力!”
朱元璋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在位三十年,可是太清楚这种压力有多大了。
这不是某个人的压力,而是所有文官有意无意对皇权的压制。
而且这期间不止是阴谋诡计,更多的还有阳谋,文官群体,无论忠奸,只要身处那个位置,便会无意识的限制皇权伸张的。
当年的胡惟庸本是淮西党,但自从他做了丞相之后,不是同样开始渐渐地倒向文官,开始借助天下文官的声势侵夺原本属于他这个皇帝的权利。
甚至一度到了要造反的境地。
这其中虽然有他有意放纵的结果,但文官的力量却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他最终才会选择废除了丞相,这个文官阶层的代言人,并且把不得再立丞相写入了祖制的。
但即便如此,依然没用,因为大明离不开文官。
后世的那些皇帝,也都不像自己那么勤勉。
就像老四那个家伙,历史上不就搞出了内阁制度吗?
最后这个内阁比之丞相的权力还要大。
“未来的二十年最是关键,如今咱让老四从造反成帝,变成了名正言顺,希望这样一来,老四能顶得住文官的压力,给大明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朱元璋喃喃自语,满脸希冀的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