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朱?一直都没有说话。
他在认认真真的看老爹小本子上记载的内容。
特别是老四当了皇帝之后的所作所为。
他看到了朱棣修永乐大典,看到了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宣扬大明国威,看到了他收服了越南,看到他彻底平定了东北的叛乱,五次出征漠北,一直把蒙古人的势力驱逐到斡难河一带。
甚至最后更是死在了第五次北伐回来的路上。
他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朱?虽然很是自负,觉得自己不比老四差,但当真正看到了老四在未来的所作所为之后,他却是沉默了下来。
“爹,儿子知道您为何要选老四当皇帝了。”
“儿子也知道您这次来凤阳的目的是什么,您是想要我和二哥和两个侄子一样,也出海去自谋生路,对不对?”
朱?抬起头看向朱元璋,一脸认真的问道。
“没错!”
“咱只能这么做,只有这样,大明才能彻底祛除未来分裂动乱的隐患。”
“老二、老三,咱没办法,要怪就怪你们生在了皇家,做了我朱元璋的儿子。”
“这大明,也不是咱一家人说了算的,咱不能真的把这一份家业均分给你们每一个儿子。”
“咱必须要为咱整个大明的国祚着想。”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无奈。
朱樉和朱?彼此对视了一眼,他们都明白,既然老爹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便是已经下定了决心。
在大明,一旦老爹下定了决心的事儿,那无论是谁都无法动摇其意志。
即便他们再哭、再闹也改变不了。
“爹,您就直说了吧,想要我和老三去哪?”朱樉直起身子,问道。
朱元璋闻言一挥手,立马便有一个亲卫把一张地图送了进来,在两人面前摊开。
这是一张世界地图。
“老二,你能打,性格上豪爽大气,不拘小节!”
“在你手下做事儿的,上到卫指挥使,下到普通的小兵都对你忠心耿耿,这让你麾下的三护卫战力极强。”
“这是你的优点!”
“但你不懂得治理地方,更不懂得善待身边人的道理,更是对底层百姓没有同情心,这些年西安在你的治下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你的王府更是人心涣散,很多伺候你的人心底恨不得你死。”
听了朱元璋的评价,朱樉顿时就瞪起了眼睛。
他想要反驳,但想到自己在原本历史上竟然是被自己厨子毒死的,却一时间又张不开嘴。
“所以,咱想要让你去这里!”
朱元璋说话间伸手指在了地图上的一处地方。
“澳洲……!”
朱樉喃喃自语的念叨着这两个名字,有些茫然。
“咱听蓝武说,这里地广人稀,原住民不多,但各种矿产却极多,特别是铁矿石、黄金、煤炭,更是极其优质。”
“而未来咱大明发展最需要的便是大批量的优质铁矿石和煤炭,你若是能占据这里,便做一个矿主,也不需要什么治理地方,只需要开矿,然后等咱大明的船队每隔几年过去一趟,把铁矿石和煤炭拉回大明,换取你需要的各种生活物资便可以了。”
“其余的时间,你便慢慢征服这一整个大陆吧!”
“这里的面积,几乎和咱大明一般了,你在那里也不愁没仗打,更不会有人再约束你。”
“你要是有本事,等打下足够多的土地,直接在那里登基称帝也没人管你。”
朱樉闻言心里顿时一动,他如今听自家老爹这么一说,突然觉得分封海外貌似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爹,这铁矿和金矿咱知道是好东西,但这煤炭有什么用啊!”
“这东西烟气太大,而且听说还有毒,老三在太原那里就有很多这种煤,根本就没人要啊!”
朱樉脸上露出一丝疑惑问道。
“呵!”
“你知道什么,朝廷已经研究出了煤球,已经解决了你说的这些问题,很快就要大面积推广了,到时候这些煤炭就能代替柴火甚至是木炭,你说这东西值不值钱。”
旁边的晋王朱?闻言心里不由一动。
常言道柴米油盐,柴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是被放在第一位的,由此可见柴火在如今的大明有多重要。
特别是在北方,到了冬天若是没有足够的柴火储备,那可是要被冻死的。
朱?就藩太原二十年,对这一点可是印象极深,太原因为是大城市,而且还有驻军的存在,所以每年冬天都需要大量的柴火储备。
这导致这些年太原周边的山林几乎已经被砍伐殆尽了。
去年太原一捆好柴火,甚至能卖出十多文钱,比之米价都要昂贵。
更别说更好的木炭了,那更是有价无市,若没有点身份,你连买都买不到。
若是朝廷真能利用煤炭代替柴火,那掌握住一个煤矿,的确就等于是握住了一座金山。
“爹,你可太偏心了,这么好的地方,你让二哥去,却不让我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