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 > 第442章 决意易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在梁帝把萧乐康安排进翰林院修史的时候,大梁朝臣便觉察出梁帝已经有了易储之心。

但此刻梁帝亲口说出了这个决定,仍旧让大梁的朝臣们惊讶的瞠目结舌。

这段时间以来,太子萧瑾墨做出的混账事,大部分朝臣都看在了眼里。

太子的品行决定着大梁的兴衰,同时也决定着朝臣们家族的将来。

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讲,还是从家族的发展上论。

大多数朝臣都不希望一个心胸狭窄,毫无人性的太子成为大梁未来的国君……

但即便如此,也没人敢出面支持梁帝的决定。

因为此时一旦开口,便等于是公然反对太子萧瑾墨了。

若是此事有了变化,梁帝最后没有易储成功,自己头上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梁帝见没人说话,忍不住再次问了一句。

“众卿可有异议?”

礼部尚书孔瑾衍上前一步,率先门口道:“陛下,太子是国本,关系着大梁的江山社稷。”

“嫡长子继承制是我大梁根本,轻易不可动摇。”

“臣敢问陛下,太子殿下到底犯了何种过错,让陛下决意易储?”

太子萧瑾墨的做的那些烂事,梁帝根本就说不出口。

若是把这些事情大白于天下,皇家可一点颜面都没有了。

梁帝只能模棱两可的道:“最近这几年来,太子行为乖张,劣迹斑斑,常有失德之举。”

“此为众所周知之事,朕就不多说了。”

“此等人品,不配为君。”

“今日朕决意易储,是顺天意,应民心……”

孔瑾衍作为一个礼部尚书,最为注重便是礼法传承。

无论太子萧瑾墨品行如何,他也是梁帝的嫡长子。

只有萧瑾墨当上皇帝,才算是名正言顺。

梁帝废长立幼,败坏了圣人定下礼法伦常。

孔瑾衍表示坚决反对。

更何况孔家一直都是太子萧瑾墨的追随者。

若是梁帝真的废黜太子另立东宫,孔家多年的付出可就全打水漂了……

孔瑾衍有些激动的大声道:“陛下,纵观历史,废长立幼都是国乱之源。”

“太子殿下纵有万般过错,可他终究是陛下的嫡长子,绝不能轻言废黜。”

“若陛下执意废黜太子而另立东宫,恐怕会为我大梁的将来留下极大的隐患。”

“臣恳请陛下三思。”

孔瑾衍言毕,便向梁帝跪倒,以头杵地。

很有梁帝若是一意孤行,他就长跪不起的意思……

京都府尹顾正则也跪倒在梁帝的面前,附和道:“陛下,废长立幼,向来都是大乱之源。”

“臣请陛下三思……”

有了礼部尚书孔瑾衍,京都府尹顾正则的带头,大部分朝臣开始站出身来反对梁帝废黜太子的决定。

“臣请陛下三思……”

沈青辰看着眼前的状况,不禁让感到心里一凉。

虽然沈青辰也明白。

这些人之所以出面反对梁帝废黜太子,并非是拥护太子。

而是为了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

但眼看着大好的形势被孔瑾衍这个老头一搅和,立刻便毁于一旦,仍旧让沈青辰气得要命。

此时此刻,沈青辰真想冲上前去,在孔瑾衍这个老东西的脸上抽上几巴掌……

还好梁帝还是比较给力的。

梁帝冷冷的望着孔瑾衍,缓缓道:“这几年来,太子常有失德之举。”

“朕也给了他机会改过,希望他能走入正途。”

“然太子却依然不知悔改,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

“朕已经仔细考虑过了。”

“若是让这个孽畜掌握了大梁的江山,必为倾国之祸!”

梁帝的态度很坚决。

甚至把倾国之祸这种话都说出来了,可见对太子萧瑾墨的厌恶有多么的强烈。

但即便如此,朝臣们也不敢轻易表态。

朝臣们读的都是圣贤书。

儒家的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五常。

其中最为讲究的便是伦理纲常,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

从民间到朝堂,向来都是嫡长子继承家业。

若是赞同了梁帝的决定,就等于推翻了圣贤定下的纲常伦理。

将来会被人骂死的……

梁帝见无人赞同自己的意见,只能把目光投向内阁首辅岳穆清。

“对于易储之事,穆清可有高论?”

岳穆清叹了口气,走到了大殿的中间。

“陛下,不论太子殿下其人品行如何,他总是陛下的嫡长子,这一点无从改变。”

“废长立幼违了礼制,必令天下人诟病唾骂。”

“若是民间效之,定会引起国家动荡。”

“我大梁历经三代的励精图治,终于成就今日之不世功业,盛世气象。”

“臣不想因为易储之事,影响了我大梁的国计民生。”

“此事还请陛下三思。”

沈青辰闻言,顿时大吃一惊。

因为他真是万万没想到。

岳穆清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这么快便叛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