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长公主十分了解梁帝的性格。
梁帝表面看起来很温和,内心却坚韧无比。
只要他决定的事情。
无论过程会有多难,都会坚持不懈的做下去。
安阳长公主心里十分确定。
今日梁帝之所以暂且搁置争议,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萧瑾墨被废掉太子之位。
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而萧瑾墨的太子之位被废黜,并不只是搬离东宫那般的简单。
最后的结局必然会英年早逝。
因为无论大梁的下一位继承人是谁,都绝不会留着一个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快乐的活着……
安阳长公主又不是傻子。
她岂会陪着萧瑾墨一起命丧黄泉?
所以今晚安阳长公主对萧瑾墨所说的这些话,都是为了暂时稳住他罢了……
等萧瑾墨离开瑶华苑,自己坐在马车之中的时候,脸色已经变成了满是狰狞。
今日见到安阳长公主之后,萧瑾墨心里没有感到丝毫的安慰,反而加深了他自己的恐惧。
虽然安阳长公主的话说的很好听。
但萧瑾墨仔细一想,却感觉一点用都没有。
更令萧瑾墨感到恐惧的是,他已经深刻感受到安阳长公主对他的疏离……
曾经忠于太子的人都被梁帝砍了头。
詹事府里面倒是有许多能力不凡的官员,只可惜他们真正效忠的对象不是太子,而是梁帝。
萧瑾墨十分恐惧的发现。
大梁堂堂一国太子,竟然到了无人可用之境地……
萧瑾墨坐在漆黑的马车之中,五官扭曲,眼神也渐渐变得怨毒无比。
“孤还是太子,没有人能把孤赶下太子之位……”
“背叛我的人……统统该死……”
翌日。
梁帝决意易储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虽然此事最后被朝臣阻止了,但造成的政治意义却是十分的深远。
傻子都知道太子的地位即将不保。
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朝臣开始选择站队,频繁的拜访燕王萧乐康,或者晋王萧君颜。
至于太子萧瑾墨,自然是无人问津……
很快又有一个流言在京城流传开来。
通政司李参议一家被灭门,是太子萧瑾墨授意别人做的,为的就是嫁祸给燕王萧乐康。
后来因为内阁首辅岳穆清的参与,令太子萧瑾墨心生忌惮。
萧瑾墨才会联合刑部侍郎曹启伯,迅速把此案了结。
而被关在刑部的那伙江湖大盗,完全就是一伙替死鬼……
等这个消息流传开来,立刻成为整个京城臣民津津乐道的大事件。
如此心狠手辣,毫无人性的一个人。
如何能掌控大梁的江山……
沈青辰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如今在京城传出的这些流言,一定是出自萧君颜之手。
不得不说,萧君颜行事还是极有章法的。
因为有了这些舆论基础之后。
右佥都御史徐致和再去弹劾太子萧瑾墨,便会顺理成章,丝毫不会让人感到突兀了……
三日后。
早朝。
其实从内阁制度建立起来之后,早朝便没有了太大的意义了。
在沈青辰看来,每日的早朝和点卯差不多。
每次朝臣们给梁帝汇报一下工作,或者颁布一些政令,整个朝会就结束了。
若是国家真出了什么大事。
反而召开一次小型的朝会就能解决,根本就不必这么麻烦……
沈青辰对每日清晨就点卯行为深恶痛绝。
但按照大梁的朝会制度,四品以上京官无故不可缺席。
沈青辰没办法,也只能每天折腾一趟……
今日梁帝照例听取完朝臣们汇报的国家大事之后,大内总管李安福手持拂尘向前走了一步。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右佥都御史徐致和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走出了列班,俯身向梁帝行了一礼。
“启禀陛下,臣有事奏。”
昨日萧君颜把收集到的证据交给了徐致和,让他在早朝上把此事捅出来。
徐致和心里并不是很情愿。
毕竟此事太过冒险,宛如一把双刃剑,一不小心便会伤到自己。
但萧君颜执意如此,徐致和也只能听命行事。
沈青辰隐藏在武将的队伍中,本来还有些昏昏欲睡。
此刻见徐致和开始冒头,沈青辰立刻变得精神无比。
重头戏来了。
且看梁帝会如何处置此事……
梁帝皱了皱眉头,脸上看不出太多的喜怒。
“徐卿免礼,有事请讲!”
徐致和从怀里拿出一份奏书,双手恭恭敬敬的举过头顶。
“陛下,京城李家灭门之案,另有隐情。”
“臣弹劾刑部侍郎曹启伯营私舞弊,包庇真凶……”
群臣闻言,纷纷大惊。
刑部侍郎曹启伯走出列班,指着徐致和的鼻子大骂道:“你放屁!”
“李家灭门之案也已经结了。”
“人证无证俱在,乃一伙江湖大盗所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