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沈青辰有着领先这个时代千年的知识,但他从未小看过这个时代的人。
特别是像岳穆清这种混迹朝堂的老狐狸。
一个比一个老奸巨猾。
秦南笙和谢显荣等武将一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
只不过这帮老杀才喜欢把他们的睿智隐藏粗鲁的表象下,故意让别人误会他们是一个只懂上阵冲杀的莽夫罢了……
既然岳穆清能猜测出此事是沈青辰的手笔。
想必别人也会把此事联想到沈青辰的身上……
如今岳穆清现在也算是沈青辰同一阵营的的人。
其实在岳书珩去了沈家,主动担起馨香斋责任的那一刻,岳穆清已经做出了选择。
既然此事已经无法隐瞒。
沈青辰便准备开诚布公的和岳穆清谈一谈。
“想必岳伯伯也知道,小侄与太子殿下已经结下了死仇。”
“太子单是针对小侄刺杀,已经不下两次。”
“小侄不在京城的时候,太子又将矛头对准了我的至亲之人。”
“多亏了书珩兄及时出面,才让太子的阴谋没有得逞。”
“岳伯伯,小侄已经没有退路了。”
“太子一天不被陛下废黜,小侄一天寝食难安……”
岳穆清叹息道:“即便如此,你也不该弄险。”
“若然事败,将会对你后患无穷。”
“你千万不要小看陛下。”
“既然老夫都能猜到此事是你做的,难道陛下就猜不出来吗?”
沈青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不以为意的笑了笑了。
“小侄不怕陛下知道此事。”
“太子数次派人刺杀我,小侄小小的反抗一下,也算不上对陛下不忠吧?”
“而且换一个德才兼备的皇子当储君,终究也是为了大梁的江山社稷。”
“从这一点来说,小侄与陛下的目标也算是一致。”
“想必陛下也能理解……”
岳穆清愣了一下,不禁笑着点了点头。
如今沈青辰为大梁立下这么多的功劳,即便是梁帝得知了此事的真相,恐怕也会对他如何。
毕竟是太子萧瑾墨自己太不争气了。
沈青辰心里有些怨气,推了一把在已经站在悬崖边上的太子,其实也无可厚非……
岳穆清端起酒杯饮了一口酒,叹息道:“上次陛下提出易储的建议,时机不是很成熟。”
“老夫不得不做出反对易储的决定。”
“等李家灭门之案真相大白,陛下一定还会提出易储的决议。”
“到时候恐怕就无人反对了……”
太子萧瑾墨毫无人性的杀了通政司李参议一家,让大梁的朝臣皆是心怀隐忧。
若是让这种人当了皇帝。
先不说会不会引起天下大乱,这和大梁那些世家的利益也不相符。
萧瑾墨视手下的臣子如草芥,说杀就杀。
谁会愿意有一把刀悬在自己的头上,整天提心吊胆的等着刀落下?
沈青辰当然也知道。
等梁帝重提易储之决议,通过的可能性很大。
但梁帝恐怕没有再次提出易储的机会了……
沈青辰叹息道:“岳伯伯,最近这几天注意下自己的安全。”
“小侄认为,太子可能会谋反……”
岳穆清闻言,手猛地一抖,手里的酒杯直接便掉在了桌子上。
一直当成小透明的岳书珩举着手里的筷子,也是惊讶的目瞪口呆。
岳穆清没有理会飞溅在衣服上的酒渍,满脸急切的道:“此事能确定吗?”
沈青辰点头道:“应该差不多。”
这两天萧瑾墨频频召见自己的心腹,甚至在晚上还偷偷的私会了几个军中偏将。
萧瑾墨自以为做的很隐秘。
但东宫有刘承禄这个卧底在,这一切对沈青辰根本就不是秘密……
岳穆清愣了半晌,忍不住便叹了口气。
因为他知道沈青辰绝不会无的放矢。
如今太子萧瑾墨已经进入了死局,恐怕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了。
岳穆清当了太子这么多年的老师,对萧瑾墨性子也算是十分的了解。
以太子萧瑾墨的性子,他绝不会坐以待毙。
他极有可能走上这条不归路……
岳书珩见自己的父亲沉默下来,忍住不插言道:“爹,此事要不要向陛下禀报?”
岳穆清满脸嫌弃的望了自己的儿子一眼。
这时候给梁帝汇报此事,岂不等于承认岳家在东宫安插了眼线?
而且如今太子萧瑾墨自己要作死。
为什么要去阻止呢?
当初梁帝在出征之前,便把太子身边的杀戮一空,防的就是这一手。
对此梁帝岂能没有准备?
所以在岳穆清看来,太子这次造反,注定就是一场笑话。
如今岳穆清所要的做的事情。
便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危,绝不能受到此事的牵连……
靖国侯府。
夏日的夜晚,一片宁静。
唯有一些不知名的虫儿,仍不知疲倦的演奏着动人的乐曲。
太子萧瑾墨在天黑就便进入苏家,已经与苏文渊在书房内谈了一个多时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