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大米两百铜币,甚至还在飙升,简直难以置信。”
秦墨思考之间,张正出声了。
这个价格实在是太过吓人。
张正自从经过科考当上了官员后,便一直跟着张扬在全国各地推行全面改革。
有大秦的全力支持,他们的道路走的很顺。
但,这其中有没有反对的人呢?
当然有。
当初秦墨在秦州亲自下场都有人敢跳出来唱反调,更何况其他地区呢?
天高皇帝远,这帮家伙还在拿着以前的态度,认为长安的手伸不到那些偏远城市以及各地山村呢。
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有这种手里有些钱粮,土地的人反对他们。
这些地方也在炒高粮食的价格,但最高的地方也不过是到达了三十枚铜币。
就这,对于张正来说就已经很吓人了。
一开始,几乎每一个人态度都很强硬。
让他们卖土地给国家,至少还能拿到一笔补偿,去做其他生意。
只要配合,大秦甚至还可以安排你去学一门手艺,以后开个店铺,也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但这帮人骨头硬的很,就是不卖,说什么就算是大秦也没有强买强卖的资格。
整个东大陆,没有那个国家会这样干的。
并声称,大秦此举这是在逼他们这些地主活不下去。
与其低价卖给大秦,倒不如直接卖给出价高的人,变现去其他国家,像他们这样的有钱人,去哪里过的不开心,不逍遥呢?
何必在大秦受这罪过?
听听,这就是这些人的倚仗。
你不让我安逸,那我就走,带着钱财离开大秦,天下大可去的。
一个两个人对于国家来说不算什么,但人多了,卷走的钱也多了。
堆积起来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对于整个大秦来说,这就是国家资产的流失。
这些人以为这样就能拿捏住大秦了,以为这样就能吓退张扬和张正,然后又可以继续在偏远地区做自己的土皇帝。
只是他们忘记了,现如今的大秦已经不再是曾经的炎国了。
大秦的政治格局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国家内所有反对的声音都被消灭,于是整个大秦只剩下一个人的声音,那就是秦皇秦墨。
秦墨的权威在整个大秦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代表着,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
秦墨下达的命令,便是整个大秦无法触犯的绝对律法。
所以张扬对这些人没有丝毫的手软。
既然你们不服我大秦的规矩,那就和紫蛋去说吧。
这番态度,给当时的张正都看傻了。
他读过很多书,但眼界依旧还很窄。
在他看来,面对这种情况,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调集粮食,冲击市场,打压当地粮价。
当土地的生产价值被打压到极低的时候,这些地主们自然就会出售土地了。
但事实告诉他,不用那么麻烦。
当实力强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我就不需要在遵循什么规矩,因为,我就是规矩本身!
这是一个极端的办法,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根本不可能做这种事情。
一旦做了,这个国家的所有有钱人都会人人自危卷钱跑路,甚至于被逼急了,招兵买马,起兵造反都有可能。
但在大秦的格局之下,却是可行的。
一切都只有一个原因。
那便是这个国家的皇帝,掌控着绝对的武力。
并且,手握着大量能够变现的资本。
有着庞大的工业基础在,就注定了大秦是一个有着巨大利润的地方。
只要有利可图,永远都会有人涌入这里。
只要有绝对的武力,涌入大秦的富豪们就翻不了天。
最终的结果,整个大秦的改革行动异常成功,但也杀了成千上万的人。
那些地主富商们的鲜血汇聚起来,甚至能填满一个湖泊。
可那又怎么样?
死了富商,很快,就有许多平民通过大秦的改革,以及工业发展一跃成为了新的富商。
这些人更加听话,且贡献的税收更加庞大,加速了各地的工业发展,与工人待遇,农民待遇。
俗话说,屠龙者终成恶龙。
那这些新发展出来的富商们会不会也成为那头剥削百姓的恶龙呢?
或许会有,但只要大秦的权力还集中在秦皇手上一天。
这些人就只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高度集权于一人,可能将大秦带往深渊,但也可能将大秦带往未来。
区别在于,这个人究竟是站在哪一边的了。
而张正很庆幸,秦皇陛下是站在百姓这一边的,这就足够了。
“陛下,大梁的这些商人们已经坏到骨子里了甚至这个国家都是如此,这些家伙简直死不足惜!”张正义愤填涌。
“当然要杀。”秦墨阴沉着脸。
他深吸一口气:“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并且,这件事情已经刻不容缓。”
原本,秦墨来龙武城是想要先处理了刘子玉,见一见许伟报告之中的宋濂,最后当着百姓们的面,审判了那些大梁官员才是第一要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