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白、伊莱恩、房锦儿、韩启、韩雨五人因为彼此相熟,很自然地就被编入了同一个十人小队。
除了他们五人,小队里还有另外五人。
方白也只是暂时知道名字。
石磊、吴玥、陈希希、阿洛、莉娜。
通过前线队伍的传授,他们知晓所处的这片圆形的异象世界,直径不足三千公里。
污染并非随机在中心区域生成,而是源源不断地从边缘地带涌现,当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形成浪潮,向着中心区域的矩阵群发起冲击。
小队暂时由阈值达到‘1.8’的石磊担任小队长。
或许因为都是年轻人,只一天时间,十人就已经相互熟认了。
但内部依旧有三个团体。
除方白五人外,石磊、陈希希、阿洛三人在新世就相熟。
莉娜、林玥这两只独狼,自然的形成一个小团体。
所谓小团体,也就是平时闲聊的话多一点,毕竟,任凭谁面对陌生人也很难生出那么多话来。
尽管初步实现了编队,但数万人的庞大群体运转效率并未得到质的提升。
他们终究不是令行禁止的军人,缺乏严格的纪律性和统一的指挥体系。
由于人员分布过于分散,也没有能够进行远距离即时通讯的设备,导致调度极其混乱。
很多时候,本该轮换去前线的队伍因为没有接到明确指令或故意拖延,依旧留在后方刻画矩阵。
而一些本该休息或刻画的队伍,却可能因为误判或一时的热血,冲到了压力巨大的前线。
那位名为埃尔文·勇武的青年站出来最大的成效,或许就是将一盘散沙的个体,初步整合成了以十人为单位的沙团。
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距离他预想中的“效率大大增加”,实在是相差甚远。
面对这种混乱而无奈的现状,即便是他,也只能报以苦笑。
方白小队内部,也正为此发生着争论。
石磊皱着眉头,看向远处喊杀声震天的方向。
“按轮换时间,是不是该我们去前线了?不是说好了必须去吗?”
他性格耿直,认为既定的规则就该遵守。
“不知道啊队长!”房锦儿脸上带着侥幸,连忙接话,“又没人来通知咱们!咱们要是擅自去了,这片划分给咱们的矩阵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反正有活干、出着力就行了呗?”
他内心窃喜于这种混乱,巴不得一直被遗忘在后方。
韩雨轻轻摇头,声音柔和却带着预见性,“早晚的事情,前面的防线压力越来越大,迟早有顶不住的时候,等污染真正冲垮了防线涌过来,我们就被动了,不如主动提前顶上去,还能为他们分担一些压力,稳住阵脚。”
“嗯,我赞同韩雨妹妹的看法。”陈希推了推眼镜,分析道,“我们的精神力留在体内,不如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战斗力,倾泻在敌人身上。”
“喂!什么‘韩雨妹妹’?是你妹妹吗你就叫这么亲热?”韩启立刻不满地瞪了陈希一眼,然后扭头对韩雨说,“老妹,别听他的,我觉得房锦儿说的有道理,反正都是为出力,在哪干不是干?何必非要去最危险的地方?”
林玥听着他们的争论,尤其是房锦儿和韩启的话,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讥笑,一种不适感涌上心头。
她实在无法理解,这些被称为“联邦天才”的人,为何会如此贪生怕死?
既然怕死,又何必要来这?
“前线要是塌了,我们谁都跑不掉!躲在后面就能安全吗?天真!”
她霍然起身,眼神决绝,“你们不去,我去!”
说着,她就要独自冲向那战火纷飞的前线。
“林玥!”莉娜一把拉住了她,语气严肃,“现在大家是一个小队,行动必须一致!有什么问题商量着来,不要冲动!你一个人冲上去,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莉娜说完,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石磊,“石磊,你是队长,你来做决定。”
她把难题抛给了名义上的领导者。
石磊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他算什么队长?
不过是因为阈值最高临时推举出来的罢了,根本没有统筹全局的能力和威望。
但莉娜的话在理,他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从始至终未发一言的方白和伊莱恩身上。
“你们……怎么看?”
他将决定权部分交给了这两个他有些看不透、但感觉实力绝不简单的队友身上。
伊莱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侧头,将目光投向身边的方白。
方白看向情绪激动、准备孤身赴死的林玥,这个娇小的女孩此刻脸上带着一种宁愿赴死的倔强。
他又看向眼神闪烁的房锦儿。
他大概也能理解房锦儿的心理。
并非极致的贪生怕死,更多是一种对自身战斗价值的怀疑。
觉得自己去了前线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但是,有一点他是无比赞同林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