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几天,《大撒把》开始了棚拍。
但进展缓慢,拍摄不顺利起来。
王好为总结了一下,发现是因为棚内搭景展现不出家庭温馨感的缘故。
她揉着脑门儿跟高远商量,“这不行啊,还得实景拍摄才能展现出你想要的那种效果,最好能租一套房子。”
原版电影林周云的家是在安慧里小区。
因为女主角徐帆就住在安慧里。
现在可没有这个小区。
高远看着佯装忧愁的导演,直接戳破了她的心思,道:“您要是想借用我的房子就直说,咱俩处的时间也不短了,说话不用拐弯抹角。”
王好为一笑,道:“就知道我这点儿小心思瞒不住你,这部电影厂里就给了70万,咱俩得省着点儿花不是,租房子不少钱呢,并且还未必能租得到。”
高远是个行动派,也觉得导演这话在理,便说道:“走吧,您跟我过去瞧瞧,合适您就用,不合适再想其他办法。”
王好为招呼司机老王备车,又喊了张新民、钱康,一起奔花园村华侨公寓而去。
李健群也在车上,大姐姐明天就要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了,今儿停工一天,刚好去公寓里布置一番。
华侨公寓因为其特殊性,安保措施很严格,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
但高远已经在保卫科登过记了,跟门口的大爷打声招呼,丢下一包大前门,大爷就乐呵呵地放行了。
一行人下了车,进了三号楼,上到二楼。
高远掏出钥匙打开房门,请大家入内。
几个人进去一看,就被高远家里奢华的家具、电器震撼住了。
王好为咂着舌感叹道:“这是要搁前几年,你小子就是妥妥的资产阶级分子,分分钟被拉出去戴高帽游街批斗,接受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分子正义的审判。”
高远瑟瑟发抖,“导儿,我胆小,您可别吓唬我啊,这顶帽子太高了,我戴不住。”
大家哄堂大笑。
不得不说,小叔的眼光确实很棒,鲁杰里留下来的那套黑色沙发被小叔送到委托商店卖掉了。
同时送去委托商店的还有三张床,以及三间卧室的衣柜、床头柜等物。
鲁杰里的品味也不差,沙发和床的样式都很新颖,且使用年限不长,一送过去就被几个店员私下里截流了。
现在客厅里摆放着一套一字型白色真皮沙发,茶几边上还有个同色系的单人沙发。
高远带着几位挨个房间转了转,走进一进门北面的书房后,他也有点吃惊了。
小叔大手笔啊,竟然给自己弄来一整套黄梨木的书桌、木椅、书橱、博古架。
还有一套棕色沙发,茶几上摆放着一套黑陶茶具。
整间书房古色古香。
他也是买下这套房子后第一次过来,看着书房的布置,非常喜欢。
小叔没少花心思。
唯一的不足之处是,墙面上光秃秃的,缺少点能增加自己文化人气质的书画作品。
高远心里有了计较,回头找老厂长求幅字去,装裱起来往墙上一挂,完美!
王好为却在叹气,她说道:“不行啊高老师,你这家也太奢华了,林周云两口子就是个生活在都市里的平常人,刚参加工作没两年,住150平的房子,疯了?”
张新民也附和道:“确实不合适,且不说林周云刚参加工作具不具备分房资格,就你屋里这些大冰箱、大彩电、洗衣机什么的,拍出来后能不能过审都两说着。
领导们一看,你们这部片子想要向观众们呈现什么思想?
呈现资本主义贪图享受的思想吗?
一句话咱这电影就废了。”
高远耸耸肩,道:“那我就没办法了,我自个儿挣的钱,自个儿享受享受美好的生活,这总没啥错吧?您二位要这么说的话,就不如去筒子楼里取经了,那多贴近现实啊。”
张新民琢磨琢磨,道:“也不行,筒子楼里住户太多,顾颜和林周云共同生活,需要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这样才能拍摄出两个人虽不是真正的伴侣,却在日常生活的紧密接触中互生情愫的感觉来。”
“新华哥,你就给我出难题吧,我只是个编剧啊,我又不是导演。”高远哀嚎。
张新华乐了,“你不是还挂着个艺术总策划的衔儿么,剧组里谁不知道啊,遇事不决找高老师。所以,找合适的拍摄地点也是你分内之事。”
大家又笑了。
高远很无奈,想了想后说道:“那我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去学院路30号院儿吧,我给我父母做做工作,让他们搬出来住几天,家里的房子借给剧组进行拍摄。”
王好为说道:“这不合适吧?”
“除此之外,您还有其他办法吗?”
“没了。”
“所以喽,只能让我父母搬到我这里来住一段日子了,刚好李老师的父母过几天也要来京,让两家父母好好交流交流,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和互信,为达到共存共荣之目的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就这么定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