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后,就轮到了这篇文章的重头戏:
常闻大炎之外,番邦小国均以部落之形式抱团取暖,各有异心,内不团结,故逢权柄交接时极易生变。今愚见,当效擒贼先擒王之理,灭敌先灭帅。
东汉末年,名将关羽曾于万军之中斩杀颜良,震慑敌军,致使袁军大败,凭一己之力,决定战局胜负。
写到这里,苏润顿了顿。
他凭空变不出来武圣。
但历史上,华夏与外族交战的时候,曾凭借一台巨弩,将敌军主将射死一箭射死在城楼之上。
它射程最远可达一千五百米,是冷兵器时代最耀眼的星星之一。
润润笔墨,苏润继续往下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窃以为,利兵之于国,不逊于名将。倘使军备精良,胜番邦小国远矣,亦可掌控战局之胜负。
写完这句话,苏润按着脑中的图纸,提笔开始描写介绍:
……七条矢道,居中矢道放置巨箭……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支略小的箭矢……七箭齐发……攻城拔垒用之,亦可安装城头防守,于夺回失落城邑,守护边境,有大用。
今新器初成,如利用敌将轻敌之心,射中敌将身躯,其必死无疑。
苏润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将这巨弩的使用方法介绍的清清楚楚,还出了些主意。
末了,才揭露出此物名称:
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