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寿宴,诸夷吃瘪,大柔臣服,也可以通过杂报,广而告之,增加百姓对朝廷的认可。”
张世会意,自发接话:
“还可以监控大炎风向、监察百官,让百姓自己发信过来,万一里面有什么冤假错案,或者奇闻轶事,朝廷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届时,若里面有什么有用的信息,能找到写信人的,我们悄悄发点银钱奖赏便是。”
梁玉对此很是认可,主动分析:
“如此,既给督察院省事省钱,还免得朝廷只能每年固定时间派遣钦差巡查,兴师动众不说,又没有效果。”
“此外,朝廷动向也可适当刊登政事,让书生了解大炎朝政,长期以往,可避免官僚固定,形成利益集团,威胁陛下统治。”
梁玉跟在苏润身边,不怎么喜欢带脑子,但不代表什么都不懂。
他是玉泉六子的下限,但也只是玉泉六子的下限。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说服了荀阳:
“那我觉得还可以……”
四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不到下值,便将京城风云杂报的雏形定下了。
杂报分为四个板块:
朝廷政要、风云杂谈、诗词歌赋和广告刊登。
后两者负责赚钱,前两者负责引导舆论。
其中,有关政事,比如科举、战事等,都会在第一个板块。
风云杂谈则包括各地趣事、鸣冤监察以及官吏私事等各种各样的消息。
雏形定好,苏润当即拍板做了决定:
“这第一期杂谈,就登靖远公府鬼火和佑璋成亲的事!”